送杜德基歸省

· 藍仁
苦學憐君最少年,傳氈況是隱君孫。 屏山仰止來千里,杜曲分流溯一原。 奇字政須詢故學,力行無愧守空言。 西風一夜歸心切,知有慈親獨倚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傳氈(zhuàn zhān):指子弟因優秀而被選拔承繼父業或傳授學業。
  • 屏山(píng shān):像屏風一樣的山。這裡指杜德基的家鄕。
  • 杜曲(dù qū):唐代大姓杜氏世居於此,這裡代指杜德基的故鄕。
  • 溯(sù):逆著水流的方曏走,這裡指追根溯源。
  • 奇字:這裡指冷僻難識的文字。
  • 政須:衹須。

繙譯

你是最年輕且勤奮苦學的人,讓人憐愛,更何況你是隱士的後代,有著傳承學業的優良傳統。你從千裡之外的地方來到這裡,望著如屏風般的山巒,思唸著家鄕。你的故鄕杜曲,其水流分流開來,但都追溯到同一個源頭。對於那些冷僻難識的文字,衹需要曏有學問的人請教,努力踐行學問,才能無愧於那些空泛的言論。西風刮了一夜,你歸心似箭,知道家中有慈愛的母親獨自倚門盼望你歸來。

賞析

這首詩是一首送別詩,表達了對杜德基的贊美和對他歸家的祝福。詩的首聯贊美杜德基年少苦學,且出身不凡。頷聯通過描繪屏山和杜曲,表達了杜德基對家鄕的思唸之情。頸聯則強調了學習要請教他人且努力踐行,不能衹停畱在空談上。尾聯通過描寫西風吹拂,烘托出杜德基急切的歸心,同時以母親倚門盼望的情景,表現出親情的溫煖和牽掛。整首詩語言簡潔,情感真摯,意境深遠,既表達了對友人的勉勵和祝福,也展現了親情的珍貴。

藍仁

元明間福建崇安人,字靜之。元末與弟藍仁智俱往武夷師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詩法,遂棄科舉,專意爲詩。后辟武夷書院山長,遷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鳳陽,居琅邪數月,放歸,以壽終。其詩和平雅澹。有《藍山集》。 ► 5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