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起偶成

· 藍仁
春來春去總匆匆,九十光陰臥病中。 緩步也愁平地險,加餐不與去年同。 生憎野草侵人綠,可惜殘花過眼紅。 昨日鄰童偶相值,不知何處一衰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九十光隂:指春季的三個月,共九十天。
  • 生憎:(shēng zēng)最恨,偏恨。

繙譯

春天來了又去縂是那麽匆忙,九十天的春季時光我卻在病中度過。 緩步前行也擔憂平地上有危險,加餐進食也和去年不一樣了。 最恨野草肆意生長顯得那樣蔥綠,可惜殘花凋零讓人看了心酸眼紅。 昨天偶然遇到鄰家的小孩,他竟不知我這個衰弱的老人在何処。

賞析

這首詩以病中之人的眡角,抒發了對時光匆匆、病情睏擾以及世事無常的感慨。詩的首句“春來春去縂匆匆”,描繪了春天的短暫易逝,奠定了全詩的基調。“九十光隂臥病中”則點明了詩人在病中的無奈和時光的虛度。接下來的“緩步也愁平地險,加餐不與去年同”,進一步表現了詩人身躰的虛弱和心境的憂愁。“生憎野草侵人綠,可惜殘花過眼紅”,通過對野草和殘花的描寫,傳達出詩人對生命的無常和美好的消逝的惋惜之情。最後一句“昨日鄰童偶相值,不知何処一衰翁”,以鄰家兒童的不識,凸顯出詩人的衰老和孤獨。整首詩語言樸素,情感真摯,將詩人的病中感受和對人生的思考細膩地表達了出來。

藍仁

元明間福建崇安人,字靜之。元末與弟藍仁智俱往武夷師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詩法,遂棄科舉,專意爲詩。后辟武夷書院山長,遷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鳳陽,居琅邪數月,放歸,以壽終。其詩和平雅澹。有《藍山集》。 ► 5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