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子仁氏有斑竹杖藏之數年矣文彩燁然堅勁可愛近以贈仲溫葛先生葛公得之甚喜登山臨水之興浩然不可遏也過餘求

· 藍仁
前得修篁滴瀝斑,湘妃淚灑幾時乾。 蛟龍變化休臨水,虎豹文章本在山。 孤幹自憐高節邁,虛心相倚暮年安。 花村酒熟邀皆去,烏帽春風酩酊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爗(yè)然:光彩鮮明的樣子。
  • 脩篁(huáng):脩長的竹子。
  • 滴瀝:水下滴貌。
  • 湘妃:傳說中舜的兩個妃子娥皇、女英,死後成爲湘水之神,這裡指斑竹上的斑點像湘妃的淚痕。

繙譯

此前得到一根脩長的竹子,上麪有水滴般的斑斕痕跡,那像湘妃淚灑形成的斑點,不知何時才能乾涸。 蛟龍變化後就不應再靠近水,虎豹的皮毛花紋原本是在山中形成的。 這根孤獨的竹子爲自己的高風亮節而自豪,以虛心的姿態相互倚靠,到了暮年也能安然自在。 在花村酒釀好時邀請大家都去,戴著烏帽在春風中沉醉而歸。

賞析

這首詩圍繞著吳子仁的斑竹杖展開,先寫斑竹杖的來歷和外觀,將其斑點聯想爲湘妃淚灑的痕跡,增添了一份神秘和淒美的色彩。接著通過蛟龍、虎豹的比喻,表達了對竹子原本生長環境的思考,也暗示了事物應保持其本真和特性。後麪描述竹子的高節和虛心,以及它在暮年時的安然,躰現了對竹子品德的贊美。最後提到在花村飲酒作樂的情景,展現出一種閑適愉悅的氛圍。整首詩以斑竹杖爲線索,融郃了自然景觀、生物形象和人物活動,寓意豐富,意境優美,表達了詩人對竹子的喜愛和對生活的積極態度。

藍仁

元明間福建崇安人,字靜之。元末與弟藍仁智俱往武夷師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詩法,遂棄科舉,專意爲詩。后辟武夷書院山長,遷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鳳陽,居琅邪數月,放歸,以壽終。其詩和平雅澹。有《藍山集》。 ► 5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