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兒三首

· 藍仁
衰容渾欲不勝衣,況復天涯有戍兒。 塞雁傳書空在望,林烏反哺動遐思。 諸孫梨慄頻相聒,獨老桑榆久自知。 春日一樽?盡興,阿咸傍看醉題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衰容:衰老的面容。(注:「衰」讀作「shuāi」)
  • :簡直。
  • 不勝衣:形容人瘦弱,連衣服的重量都承受不起。
  • 戍兒:守邊的兒子。
  • 塞雁:塞外的大雁。
  • 遐思:悠遠地思索或想象。
  • 梨慄:梨子和栗子,此處指孫輩們的喧鬧。
  • (guō):聲音嘈雜,使人厭煩。
  • 桑榆:日落時餘光所在處,後比喻人的晚年。

翻譯

我面容衰老,簡直瘦得連衣服都快撐不起來了,何況在這天涯之地,還有一個兒子在守邊。望着塞外的大雁,空想着它們能替我傳遞書信,林中的烏鴉反哺的情景,引發了我悠遠的思緒。孫輩們常常爲了梨子和栗子喧鬧不休,而我獨自在這晚年時光中,對此早已心知肚明。在這春日裏,我盡情地飲下一樽酒,阿咸在一旁看着,我醉意朦朧地題詩一首。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的衰老之態和對遠方戍邊兒子的思念,以及對孫輩們的慈愛和對自己晚年生活的感慨。詩的首聯通過描寫自己的衰容,表現出時光的無情和生活的艱辛。頷聯中,詩人借塞雁傳書的無望和林烏反哺的情景,表達了對兒子的思念和對親情的渴望。頸聯則通過孫輩們的喧鬧和自己的自知,體現出歲月的滄桑和人生的無奈。尾聯中,詩人在春日飲酒題詩,看似灑脫,實則蘊含着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期許。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沉,語言質樸,將詩人的複雜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

藍仁

元明間福建崇安人,字靜之。元末與弟藍仁智俱往武夷師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詩法,遂棄科舉,專意爲詩。后辟武夷書院山長,遷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鳳陽,居琅邪數月,放歸,以壽終。其詩和平雅澹。有《藍山集》。 ► 5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