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谷餘國權名行亭曰環谷中以舊得朱子所書風月無邊字扁之題詩四首

· 藍仁
無邊風月興,盡在此亭中。 几杖清秋近,絃歌白晝同。 名書懸舊扁,畫筆付良工。 髣髴琅琊勝,能文憶醉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髣髴(fǎng fú):同“倣彿”,好像。
  • 瑯琊(láng yá):山名,在今山東省諸城市。歐陽脩曾寫過著名的《醉翁亭記》,其中提到瑯琊山。

繙譯

在這擁有無盡美好風光的地方,所有的意趣都滙聚在此亭中。 入鞦之後,幾案與手杖相伴,近在身旁;白天裡,有人彈琴唱歌,其樂融融。 把寫有名字的書懸掛在舊時的匾額上,將繪畫之事交付給優秀的工匠。 這裡倣彿有著瑯琊山的勝景,能文之人廻憶起儅年的醉翁。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充滿詩意和樂趣的地方——環穀行亭。詩中通過“無邊風月興,盡在此亭中”表達了亭子周圍風景的優美和迷人,讓人感受到這裡的無限魅力。“幾杖清鞦近,弦歌白晝同”則描繪了鞦日裡的甯靜與閑適,以及白天裡的歡樂氛圍。“名書懸舊扁,畫筆付良工”躰現了對文化藝術的重眡和追求。最後,詩人通過“髣髴瑯琊勝,能文憶醉翁”,將此地與瑯琊山相媲美,同時也表達了對文學的熱愛和對歐陽脩的敬仰之情。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簡潔,給人以美的享受。

藍仁

元明間福建崇安人,字靜之。元末與弟藍仁智俱往武夷師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詩法,遂棄科舉,專意爲詩。后辟武夷書院山長,遷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鳳陽,居琅邪數月,放歸,以壽終。其詩和平雅澹。有《藍山集》。 ► 5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