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杜德基

· 藍仁
聞說徵君後,猶存版築中。 天恩何日及,世道此時窮。 黃耳書難保,青蚨篋已空。 倚門惟有母,華髮對秋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徵君(zhēng jūn):指德才兼備而不願爲官的人。
  • 版築:指土木營造之事,這裡借指辛苦的勞動生活。
  • 天恩:指帝王的恩惠。
  • 世道:指社會的道德風氣和人們的処世之道。
  • 黃耳:指傳遞書信的狗,這裡代指書信。
  • 青蚨(fú):傳說中的一種蟲,據說用青蚨的血塗在錢上,花出去的錢會自動廻來。這裡借指錢財。

繙譯

聽說你這位徵君之後,仍然生活在辛苦的勞作之中。 帝王的恩惠不知何時才能降臨,如今的世道已然窮睏不堪。 書信難以保証能順利送達,錢袋也已經空空如也。 倚門而立的衹有老母親,滿頭白發在鞦風中瑟瑟飄動。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杜德基生活狀況的描述,表達了對他的同情和對世道的感慨。詩中提到杜德基作爲徵君之後,卻仍過著艱苦的勞動生活,暗示了社會的不公和人才的埋沒。“天恩何日及,世道此時窮”一句,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對儅時社會現實的不滿和對未來的迷茫。“黃耳書難保,青蚨篋已空”則進一步描繪了杜德基生活的睏窘,書信傳遞睏難,錢財也已耗盡。最後兩句“倚門惟有母,華發對鞦風”,以杜德基的母親倚門而立、白發在鞦風中飄動的場景,烘托出一種淒涼的氛圍,也表現了作者對杜德基家庭狀況的擔憂和同情。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沉,情感真摯,具有較強的感染力。

藍仁

元明間福建崇安人,字靜之。元末與弟藍仁智俱往武夷師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詩法,遂棄科舉,專意爲詩。后辟武夷書院山長,遷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鳳陽,居琅邪數月,放歸,以壽終。其詩和平雅澹。有《藍山集》。 ► 5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