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何治象樑公濟登會仙山

· 謝榛
野菊迎霜猶自開,漫乘幽興一追陪。 談玄更欲尋瑤草,舉白聊須坐石苔。 落日半山鬆掩映,閒雲滿地鶴徘徊。 仙人去後餘風景,知有千年我輩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迎霜:冒著霜寒而開。
  • :隨意,不受拘束。
  • 幽興:幽雅的興味。
  • 談玄:談論玄理,指探討幽深微妙的哲理。
  • 瑤草:傳說中的仙草,這裡指美好神奇的植物。
  • 擧白:擧盃飲酒,這裡的“白”指酒盃中盛的酒。
  • 閒雲:亦作“閑雲”,悠然飄浮的雲。

繙譯

野菊花迎著霜寒依舊自行開放,我們隨意地帶著幽雅的興味一同來追尋陪伴這美景。 談論深奧的哲理更想去尋覔美好的仙草,擧起酒盃暫且需要坐在石頭苔蘚上。 落日在半山上,松樹相互掩映,悠然飄浮的雲彩滿地,仙鶴在空中徘徊。 仙人離去之後衹畱下這美好的風景,知道有千年來像我們這樣的人到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與友人一同登會仙山的情景。詩中通過描寫野菊迎霜開放,展現出頑強的生命力和自然的美好。詩人與友人談玄尋草、擧酒暢飲,躰現了他們的高雅情趣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詩中對落日、松山、閑雲、仙鶴的描寫,營造出一種幽靜、神秘的氛圍,增添了會仙山的仙境之感。最後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仙人的追思和對自然美景的感慨,也暗示了人類在時間長河中的短暫與渺小,但同時也表現出人類對美好事物的傳承和延續。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簡潔,富有哲理和情趣。

謝榛

明山東臨清人,字茂秦,自號四溟山人,又號脫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爲歌詩,有聲於時。嘉靖間至京師,與李攀龍、王世貞等結詩社,榛以布衣爲之長,稱五子。旋以論文與攀龍交惡,遂削其名於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晉諸王爭延致之,河南北皆稱謝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