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成佛:達到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這裏可以理解爲獲得某種精神上的解脫或成就。
- 生天:佛教謂行十善者死後轉生天道。
- 朝煙:早晨的煙霧。
- 夕雨:傍晚的雨。
- 去住:離去或留下。
- 因緣:佛教語,指產生結果的直接原因及促成這種結果的條件。泛指原因、緣故。
翻譯
想要成佛沒有先後之分,文人如果努力修行也必定會升入天道。早晨的煙霧和傍晚的雨紛紛變化着,人的離去或留下、相遇或分別也是偶然的。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一種對人生和命運的思考。詩中提到成佛沒有先後之別,暗示了在追求精神境界的道路上,每個人都有機會,不分先後。同時,認爲文人通過努力修行也能達到一定的境界。後兩句通過描繪朝煙夕雨的變化,以及去住因緣的偶然,表達了世事無常、變化不定的感慨,也反映出作者對人生的一種超脫和釋然的態度。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富有哲理意味。
謝元汴
謝元汴,至肇慶謁桂王,復授兵科給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遠。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隱居豐順大田泥塘。亂定,還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緇入臺灣,不知所終。有《燼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詩集》、《和陶》、《霜吟》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傳。
► 292篇诗文
謝元汴的其他作品
- 《 送同年鄭沙石之開建廣文任 》 —— [ 明 ] 謝元汴
- 《 喜得陳夏木書 》 —— [ 明 ] 謝元汴
- 《 放言市聲一東 》 —— [ 明 ] 謝元汴
- 《 讀吳越春秋吊西子 》 —— [ 明 ] 謝元汴
- 《 慄裏詩贈姚翁拂塵翁以明經拜州守不之官授經里門二首 》 —— [ 明 ] 謝元汴
- 《 後生德壬辰八月二十二事也 》 —— [ 明 ] 謝元汴
- 《 和黃伯城見投韻二首 其一 》 —— [ 明 ] 謝元汴
- 《 西林寺贈別無味空二上人 》 —— [ 明 ] 謝元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