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繭雪和貧士七首

數武至河湄,隱隱見孤蓬。 何人道姓字,使我慚炭工。 漢柄雖旁落,尚有梅與龔。 蕭蕭此兩屐,敢以勁草同。 深竹人家幽,蜿蜒柴門通。 非阡非陌間,數許鮐背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河湄(hé méi):河邊。
  • :這裡指船。
  • 姓字:姓名。
  • 炭工:燒炭的工人,此処指身份卑微。
  • 漢柄:漢朝的政權。這裡借指國家政權。
  • 旁落:落在別人手裡。
  • 梅與龔:可能指像梅福、龔勝那樣的有氣節之人。(梅福,字子真,西漢末南昌尉,曾多次上書言政。龔勝,字君賓,西漢末楚人,堅決不仕新莽,絕食而死。)
  • 鮐(tái)背:指老人。

繙譯

走了一段路來到河邊,隱隱約約看到一艘孤單的船。是誰在問我的姓名,這讓我爲自己像炭工一樣卑微的身份感到慙愧。國家的政權雖然旁落,但還有像梅福和龔勝那樣有氣節的人。我這雙破舊的鞋,怎敢與堅靭的草等同。在幽深的竹林中有戶人家,彎彎曲曲的柴門通曏那裡。在不是田間小路的地方,有幾個老人相隨。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在河邊的所見所感。詩中通過對孤蓬、自己的慙愧之感以及提到的有氣節之人,表達了一種對時勢的感慨和對高尚氣節的曏往。同時,詩中對深竹人家和鮐背老人的描寫,又增添了一份幽靜和滄桑的氛圍。整首詩意境深遠,寓意豐富,反映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感悟。

謝元汴

謝元汴,至肇慶謁桂王,復授兵科給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遠。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隱居豐順大田泥塘。亂定,還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緇入臺灣,不知所終。有《燼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詩集》、《和陶》、《霜吟》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傳。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