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三日午刻走筆

風日爭秋客路遙,小山孤枕思寥寥。 龍江雷雨來何暮,鷁舫炎蒸苦不消。 孟浪半生空自瘁,奔波雙鬢爲誰凋。 新詩倚棹邀靈貺,一朵祥雲沛澤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鷁(yì)舫:船頭畫有鷁鳥圖像的船。
  • 孟浪:魯莽,輕率。
  • 瘁(cuì):過度勞累。
  • 棹(zhào):船槳,這裏指船。
  • 貺(kuàng):賞賜,贈予。
  • 沛(pèi)澤:充足的雨水。

翻譯

秋風與烈日爭相顯示秋天的到來,我這遠行的客人路途還很遙遠,獨自躺在小山上,思緒稀少空寂。 龍江上空的雷雨怎麼來得這麼晚,乘坐的船頭畫着鷁鳥的船中炎熱難耐,暑氣難以消散。 魯莽輕率地度過半生,徒然讓自己疲憊不堪,爲了誰而奔波勞累,使得雙鬢變白呢? 我倚着船創作新詩,邀請神靈賜予福澤,盼望一朵祥雲帶來充足的雨水。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旅途中的感受和思考。詩的前兩句通過對風日、客路、小山、孤枕等景象和情境的描寫,營造出一種孤獨、寂寞的氛圍。「龍江雷雨來何暮,鷁舫炎蒸苦不消」則表達了詩人對雷雨遲來、炎熱難消的埋怨。接下來,詩人感慨自己半生的魯莽輕率和疲憊奔波,流露出對人生的反思。最後兩句,詩人通過寫倚棹作詩、邀靈貺、盼祥雲沛澤,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期待和祈願。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沉,既反映了詩人旅途的艱辛,也體現了他對人生的思考和對未來的希望。

霍與瑕

明廣東南海人,字勉衷。霍韜子。嘉靖三十八年進士。授慈溪知縣。以嚴嵩黨羽鄢懋卿巡鹽行部,不爲禮,被劾罷。後起知鄞縣,官終廣西僉事。 ► 75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