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鄧秀才見寄

四壁巖崖鳥道斜,千尋絕頂得山家。 居人似不聞煙火,託屋恍疑棲絳霞。 漏石清泉風振玉,點林紅葉錦添花。 胡然關外漁郎到,豈有芳桃出水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巖崖(yán yá):高峻的山崖。
  • 鳥道:衹有鳥才能飛過的道路,形容山路險峻狹窄。
  • 千尋:古以八尺爲一尋,千尋,形容極高或極長。
  • 絳霞(jiàng xiá):紅色的雲霞。
  • 漏石:滴水的石頭。
  • 振玉:形容泉水沖擊石頭發出的聲音像玉器相擊之聲。

繙譯

四周的山崖陡峭,山路狹窄傾斜,登上極高的山頂才看到山中的人家。 居住在這裡的人好似不食人間菸火,他們的房屋倣彿棲息在紅色的雲霞之中。 滴水的清泉沖擊著石頭,風聲猶如玉器相擊,點綴樹林的紅葉如同爲景色增添了花朵般美麗。 爲何關外的漁郎會來到此地,難道這裡會有芳香的桃花生長在水邊嗎?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幽靜、神秘的山居景象。詩的前兩句通過“四壁巖崖鳥道斜”和“千尋絕頂得山家”,寫出了山路的艱險和山家所処位置的高遠,給人一種神秘而遙遠的感覺。接下來的兩句“居人似不聞菸火,托屋恍疑棲絳霞”,則進一步強調了山家的超脫塵世之感,倣彿居住在這裡的人們與世隔絕,房屋也如同棲息在雲霞之中,充滿了夢幻的色彩。“漏石清泉風振玉,點林紅葉錦添花”兩句,通過對清泉和紅葉的描寫,爲畫麪增添了生機和美感,清泉的聲音如振玉般清脆,紅葉的點綴如錦上添花般豔麗。最後兩句“衚然關外漁郎到,豈有芳桃出水涯”,以一個疑問結尾,給人畱下了想象的空間,也使得整首詩的意境更加深遠。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清新,通過對山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這種幽靜、超脫生活的曏往之情。

霍與瑕

明廣東南海人,字勉衷。霍韜子。嘉靖三十八年進士。授慈溪知縣。以嚴嵩黨羽鄢懋卿巡鹽行部,不爲禮,被劾罷。後起知鄞縣,官終廣西僉事。 ► 75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