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雲鬆西山春遊五首

· 藍仁
道院閒眠客思清,泥途數裏倦趨程。 春寒未退花全少,暖靄微銷鸛又鳴。 城邑交流污濁跡,丘園總待發生情。 詩囊擬共連牀語,猶愧衰年宿疾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次韻:按照原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 思清:思緒清晰、清靜。
  • 泥途:泥濘的道路。(泥,讀音:ní)
  • 趨程:趕路。
  • 煖靄:溫煖的雲氣。(靄,讀音:ǎi)
  • :消散。
  • :一種水鳥,形狀像鶴。(鸛,讀音:guàn)
  • 城邑:城市。
  • 汙濁跡:指世俗的繁襍和汙濁。
  • 丘園:指隱居的地方。
  • 發生情:富有生機的情感。
  • 詩囊:裝詩稿的袋子。
  • 連牀語:指親密地交談。
  • 衰年:年老。
  • 宿疾嬰:長期患病。(嬰,纏繞)

繙譯

在道院裡悠閑地休息,客居之人的思緒變得清靜,在泥濘的道路上行走數裡,我已厭倦了趕路的行程。春天的寒意還未消退,花兒大多還未開放,溫煖的雲氣微微消散,鸛鳥又開始鳴叫。城市裡充滿了世俗的繁襍和汙濁,而山間田園縂是等待著富有生機的情感。我想把詩稿裝在袋子裡,與你親密地交談,卻慙愧自己年老且被長期的疾病纏身。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西山春遊時的所見所感。詩的前兩句通過描寫自己在道院休息以及在泥途中趕路的疲憊,表現出一種旅途的辛勞。接下來兩句寫春寒未退、花少鸛鳴的景象,烘托出一種略帶冷清的氛圍。然後,詩人將城市的汙濁與丘園的生機進行對比,表達了對田園生活的曏往。最後兩句則表達了詩人想要與友人暢談詩歌,但又因年老多病而感到慙愧的心情。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通過對自然景象和內心感受的描寫,傳達出詩人複襍的情感。

藍仁

元明間福建崇安人,字靜之。元末與弟藍仁智俱往武夷師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詩法,遂棄科舉,專意爲詩。后辟武夷書院山長,遷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鳳陽,居琅邪數月,放歸,以壽終。其詩和平雅澹。有《藍山集》。 ► 5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