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香

· 藍仁
兒時長記侍重闈,頻向花前戲綵衣。 春樹婆娑低几杖,夜香浮動襲屏幃。 用心霜雪開時早,晦跡山林識者稀。 四十年餘看物變,又扶衰病對芳菲。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重闈(chóng wéi):舊稱父母或祖父母。
  • 綵衣(cǎi yī):原指五色的衣服,後多指孝養父母之服。
  • 婆娑(pó suō):形容樹木枝葉紛披,搖曳多姿的樣子。
  • 屏幃(píng wéi):屏帳。

翻譯

小時候常常在父母身邊侍奉,多次在花前穿着綵衣嬉戲。春天的樹木枝葉搖曳,比几杖還要低矮,夜晚瑞香花的香氣飄浮,侵襲着屏風和帷幕。它用心地在霜雪中早早開放,隱藏在山林中,認識它的人很少。四十多年來看着事物的變化,我又帶着衰弱多病的身體面對這芬芳的花朵。

賞析

這首詩以瑞香花爲線索,表達了詩人對過去時光的回憶和對人生的感慨。首聯通過回憶兒時在父母身邊的快樂時光,展現了親情的溫暖。頷聯描寫春天的景色和瑞香花的香氣,營造出一種美好的氛圍。頸聯則道出瑞香花在霜雪中早開卻不被多數人知曉的境遇,可能也暗含着詩人自己的某種感慨。尾聯將時間跨度拉長到四十多年,詩人看着世間萬物的變化,如今又拖着病體面對這美好的芳菲,流露出一種對時光流逝和生命變化的無奈和感慨。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優美,用簡潔的語言傳達了深刻的人生感悟。

藍仁

元明間福建崇安人,字靜之。元末與弟藍仁智俱往武夷師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詩法,遂棄科舉,專意爲詩。后辟武夷書院山長,遷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鳳陽,居琅邪數月,放歸,以壽終。其詩和平雅澹。有《藍山集》。 ► 5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