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清源遊仙圖

· 藍仁
海上神山只遠聞,圖中真景識清源。 雲開秋色連蓬島,雨過春陰散石門。 應有仙人騎出虎,定無逋客恨啼猿。 人間歲月頭空白,安得流霞共一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蓬島:即蓬萊山,傳說中的海上仙山。(「蓬」,讀音:péng)
  • 逋客:指逃亡的人,也指避世之人或漂泊失意的人。(「逋」,讀音:bū)

翻譯

在海上的神山只是遠遠聽聞,從圖中的真實景象才認識了清源山。 雲層散開,秋色連接着蓬萊仙島般的美景,雨過後,春日的陰雲消散在石門處。 應該有仙人騎着老虎出現,必定沒有避世之人因失意而怨恨猿猴的啼叫。 在人間度過的歲月,頭髮都已變白,怎能獲得流霞美酒,共同舉杯暢飲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清源遊仙圖中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仙境的嚮往和對人間時光流逝的感慨。詩的首聯通過對比海上神山的傳聞和圖中清源山的真景,引出主題。頷聯描繪了雲開雨過之後的美麗景色,富有層次感和動態感。頸聯中仙人騎虎的想象增添了神祕的氛圍,同時否定了逋客的怨恨,表現出一種超脫的心境。尾聯則抒發了詩人對時光匆匆、年華老去的無奈,以及對美好事物的渴望,希望能有流霞美酒來慰藉心靈。整首詩意境優美,富有想象力,將仙境與人間、理想與現實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給人以深刻的感受。

藍仁

元明間福建崇安人,字靜之。元末與弟藍仁智俱往武夷師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詩法,遂棄科舉,專意爲詩。后辟武夷書院山長,遷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鳳陽,居琅邪數月,放歸,以壽終。其詩和平雅澹。有《藍山集》。 ► 5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