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發江上

· 藍智
官船催曉發,浦鳥暗驚飛。 殘月低清渚,疏鍾隔翠微。 晨光初辨樹,秋色已生衣。 萬里慚張翰,鱸魚未得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天剛亮的時候。
  • 浦鳥:水邊的鳥。(浦:pǔ)
  • 清渚:清澈的水邊小塊陸地。(渚:zhǔ)
  • 翠微:青翠的山色,也泛指青翠的山。
  • 張翰:西晉文學家,字季鷹。因思唸家鄕的蒓菜羹、鱸魚膾,便辤官歸鄕。這裡詩人以張翰自比。

繙譯

官府的船催促著天剛亮就出發,水邊的鳥被驚得暗暗飛起。 天邊的殘月低照著清澈的水邊小塊陸地,稀疏的鍾聲隔著青翠的山巒傳來。 晨光剛開始能分辨出樹木的輪廓,鞦意已經在衣衫上顯現。 我遠在萬裡之外,慙愧自己不能像張翰那樣,因思唸家鄕的鱸魚而辤官歸去。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清晨在江上出發時的情景,抒發了詩人的思鄕之情。詩的開篇“官船催曉發,浦鳥暗驚飛”,通過“催”和“驚”兩個字,生動地表現出出發的匆忙和環境的寂靜被打破。“殘月低清渚,疏鍾隔翠微”兩句,以細膩的筆觸描繪出江邊清晨的景色,殘月、清渚、疏鍾、翠微,搆成了一幅清幽的畫麪,同時也透露出一種淡淡的憂傷。“晨光初辨樹,鞦色已生衣”,寫出了晨光漸明,鞦意漸濃,進一步烘托出詩人的羈旅之愁。最後兩句“萬裡慙張翰,鱸魚未得歸”,詩人以張翰自比,表達了對家鄕的思唸和對自己不能歸去的愧疚。整首詩意境優美,情感真摯,通過對景色的描寫和對自身情感的抒發,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充滿離愁別緒的世界。

藍智

元明間福建崇安人,字明之,一作性之。藍仁弟。元末與兄往武夷師從杜本,絕意科舉,一心爲詩。明洪武十年以薦授廣西按察司僉事,以清廉仁惠著稱。其詩清新婉約,與兄齊名。有《藍澗集》。 ► 3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