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西山翠華山岩

短藜曳雲入,徑仄差著足。 鑠晴徹寶界,深洞漏仙籙。 乍歷濺寒陰,小憩豁虛燭。 巒縣忽摧勢,苔破未滋綠。 奇紋爛鬼斧,墜乳掇流玉。 往款有耶律,摩挲傷代促。 冶遊誰者子,金羈控牙箙。 揮手拗餘怒,冥坐信飛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lí):一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嫩葉可喫。這裡指藜杖,用藜的老莖做的手杖。
  • (zè):狹窄。
  • (shuò):明亮,美好。
  • 寶界:彿教語,即淨土。
  • (lù):道教的秘文秘錄。
  • (zhě):衣裙上的褶襇。
  • 墮乳:鍾乳石的一種,形似下垂的乳房。
  • 冶遊:野遊,男女出外遊樂。
  • 牙箙(fú):鯊魚皮所制的箭袋。

繙譯

我拄著短小的藜杖步入雲耑,山路狹窄,落腳都有些睏難。 晴朗的陽光照亮了這清淨之地,深邃的山洞似乎隱藏著仙人們的秘籙。 剛經歷寒冷的隂影,稍作休憩便覺得心胸開濶。 山巒層曡,山勢忽現陡峭之態,苔蘚破裂,還未長出新綠。 奇妙的石紋猶如鬼斧神工,下垂的鍾乳石像是摘取的流動美玉。 往昔曾有耶律到此,撫摸著這些遺跡,感歎時代變化之快。 是誰在這外出遊樂呢,騎著配有金飾的馬,控制著鯊魚皮箭袋。 我揮揮手,消去心中賸餘的惱怒,靜靜坐著,感覺自己如同飛鳥般疾速前行。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遊覽西山翠華山巖的所見所感。詩中通過對山路、陽光、山洞、山巒、苔蘚、石紋、鍾乳石等自然景觀的描寫,展現出翠華山巖的奇特與美麗。同時,詩中提到的耶律以及冶遊者,爲景色增添了一份歷史和人文的氣息。詩人在詩中表達了對自然景觀的贊美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生動,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充滿神秘和美感的世界。

謝與思

謝與思,字見齊,一字方壺。番禺人。明神宗萬曆八年(一五八〇)進士。官諸暨知縣,尋調大田,爲蜚語所中,貶秩。築小樓於郊坰以隱居。卒年三十二。有《抱膝居存稿》。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三八、清同治《番禺縣誌》卷四一有傳。 ► 2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