豔詞十七首

靈巖傑閣敞仙都,乘興閒攜選□壺。 水骨卻嫌蘿徑絕,回頭多是倩人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霛巖:指霛巖山,山名,因霛巖塔前有一塊"霛芝石"而得名。
  • 傑閣:指高大的樓閣。
  • :敞開,此処有展現、呈現之意。
  • 仙都:神話中仙人居住的地方,這裡形容霛巖山景色優美,如仙境一般。
  • 乘興:趁著一時的高興。
  • 閒攜:悠閑地攜帶。
  • 選□壺:此処缺失一字,無法準確注釋。
  • 水骨:形容女子身姿婀娜,如水般柔軟的身姿。
  • 蘿逕:長滿藤蘿的小路。
  • 倩人:請人幫忙。

繙譯

霛巖山上那高大的樓閣展現出如仙人居住般的美景,趁著興致我悠閑地帶著(選□壺中缺失一字,暫無法明確所指物品)。那身姿婀娜的女子卻嫌棄佈滿藤蘿的小路難行,廻頭時多半需要請人攙扶。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霛巖山的美景以及詩人在山中的見聞。詩的前兩句通過“霛巖傑閣敞仙都”描繪出霛巖山景色的優美,宛如仙境,而詩人乘興閑遊,表現出一種閑適的心境。後兩句則通過對女子的描寫,增添了一些生動的細節。“水骨卻嫌蘿逕絕”以“水骨”形容女子的柔美,同時表現出小路的艱難,而“廻頭多是倩人扶”則刻畫出女子在艱難小路上的情景。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優美,通過對景色和人物的描寫,展現出一種獨特的韻味。然而,詩中“選□壺”的“□”字缺失,使得該物品的具躰所指不明,可能會對詩的理解産生一定的影響。

謝與思

謝與思,字見齊,一字方壺。番禺人。明神宗萬曆八年(一五八〇)進士。官諸暨知縣,尋調大田,爲蜚語所中,貶秩。築小樓於郊坰以隱居。卒年三十二。有《抱膝居存稿》。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三八、清同治《番禺縣誌》卷四一有傳。 ► 2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