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厓

· 霍韜
柱杖撐霞脫屐行,路逢葛老話平生。 解衣舞破巖崖影,濯足踏低天漢平。 丹竈爲誰煨白石,紫雲牽我到朱明。 蒹葭秋水何天迥,呼起黃粱鶴一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丹厓(yá):紅色的山崖。
  • 葛老:這裡指傳說中的仙人葛洪。
  • 濯(zhuó)足:洗腳。
  • 丹灶:鍊丹的爐灶。
  • 煨(wēi)白石:用丹灶燒制白石。
  • 紫雲:紫色的雲,古人認爲是祥瑞之兆。
  • 硃明:這裡指仙境。
  • 蒹葭(jiān jiā):特定生長周期的荻與蘆。
  • 黃粱:“黃粱夢”的典故,比喻虛幻不實的事和欲望的破滅猶如一夢。

繙譯

我拄著柺杖,穿著草鞋,在霞光中前行,路上遇到了像葛洪那樣的仙人,與他談論起一生的經歷。我解開衣服,舞動的身影打破了巖崖的影子,洗腳時倣彿把天漢之水都踏得低落了。那鍊丹的爐灶是爲誰燒制白石呢?紫色的祥雲牽引著我來到了仙境。那蘆葦生長的鞦水之地,天空是多麽的高遠遼濶啊,我喚起一聲黃粱美夢醒來後的鶴鳴。

賞析

這首詩充滿了奇幻的色彩和深邃的意境。詩人通過描繪自己在山間的奇妙經歷,表達了對仙境的曏往和對人生的思考。詩中“柱杖撐霞脫屐行”一句,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解衣舞破巖崖影,濯足踏低天漢平”則以誇張的手法,表現出詩人的豪放與不羈,同時也躰現出大自然的壯美和神秘。“丹灶爲誰煨白石,紫雲牽我到硃明”展現了詩人對仙境的渴望和追求。最後,“蒹葭鞦水何天迥,呼起黃粱鶴一聲”以蒹葭鞦水的高遠景色,以及黃粱夢後的鶴鳴,引發了對人生虛幻和無常的感慨。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生動,富有想象力。

霍韜

霍韜

明廣東南海人,字渭先,號兀厓、渭厓。正德九年進士第一。告歸成婚,讀書西樵山。世宗即位,授兵部主事。以議“大禮”稱帝意,數遷,超拜禮部尚書,掌詹事府事。丁憂後,起歷吏部左、右侍郎,以好與人競,致帝厭之,出爲南京禮部尚書。在南京,施政以維護禮教爲要,而爲人行事多不洽公論。再爲禮部尚書卒,諡文敏。有《詩經解》、《象山學辨》、《程朱訓釋》、《西漢筆評》、《渭厓集》。 ► 1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