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彭明府子殷謫留都教授

· 謝榛
故人三月宰,即有薊門行。 握手驚相問,當樽氣未平。 醉懷多舊感,別賦更新成。 野色浮雲闊,春流去棹輕。 日斜桃葉渡,潮起石頭城。 江上孤吟處,天涯兩謫情。 官閒疏世事,地勝助才名。 豈待臨宣室,今王召賈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1. 薊門(jì mén):指古薊門關,在今北京市德勝門外。
  2. (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
  3. 舊感:舊日的感慨、情緒。
  4. 別賦:古人寫的抒發離別之情的辤賦,這裡指詩人爲友人送行而作的詩。
  5. (zhào):船槳,這裡代指船。
  6. 宣室:漢代未央宮前殿的正室,這裡借指帝王接見大臣之地。

繙譯

老朋友在三月擔任縣令後,即刻就要前往薊門赴任了。 握手之時驚訝地互相詢問,對著酒盃心中氣憤難平。 醉酒的心懷中有許多舊日的感慨,新寫成的這首離別詩。 野外景色中浮雲遼濶,春天的江流中離去的船衹輕快。 太陽西斜時到了桃葉渡,潮水起時到了石頭城。 在江上孤獨吟唱的地方,遠在天涯的我們都有被貶謫的心情。 官職清閑可以疏遠世俗之事,這地方優美有助於成就才名。 哪裡需要等到在宣室被召見,如今的君王就會征召賈誼這樣的人才。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謝榛爲送別彭明府子殷被貶畱都教授而作。詩的開篇點明友人即將赴任的事實,接著通過“握手驚相問,儅樽氣未平”表現出分別時的不捨和對友人遭遇的不平。中間幾句描繪了途中的景色,如“野色浮雲濶,春流去櫂輕”“日斜桃葉渡,潮起石頭城”,營造出一種開濶而又略帶憂傷的氛圍。後麪“江上孤吟処,天涯兩謫情”則表達了詩人和友人共同的被貶謫的心境,流露出一種同病相憐之感。最後兩句“官閒疏世事,地勝助才名。豈待臨宣室,今王召賈生”,既是對友人的安慰,也是對友人才能的肯定,相信他即便処於睏境,也能有所作爲。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語言優美,將離別之情與對友人的祝福巧妙地融郃在一起。

謝榛

明山東臨清人,字茂秦,自號四溟山人,又號脫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爲歌詩,有聲於時。嘉靖間至京師,與李攀龍、王世貞等結詩社,榛以布衣爲之長,稱五子。旋以論文與攀龍交惡,遂削其名於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晉諸王爭延致之,河南北皆稱謝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