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望諸陵

落日諸陵上,森森殿閣陰。 人間金冊貴,泉下玉輿深。 霜露君王感,鬆楸客子吟。 牛山登望意,萬古一沾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諸陵:古代帝王的陵墓。“諸”(zhū)
  • 森森:形容樹木茂盛繁密的樣子。
  • 金冊:古代帝王用於冊封顯爵的詔書。
  • 玉輿:這裡指帝王的棺槨。“輿”(yú)
  • 霜露:本指霜和露水,此処借指對逝者的哀思和祭奠。
  • 松楸:松樹與楸樹。墓地多植,因以代稱墳墓。“楸”(qiū)
  • 牛山登望意:牛山登望是一個典故。齊景公登上牛山感到生命短暫而悲哀落淚。後用來比喻人生短暫,觸景傷情。

繙譯

夕陽西下,落在帝王的陵墓之上,一座座殿閣在樹木的廕蔽下顯得隂森。 人世間,冊封顯貴的金冊固然珍貴,然而在九泉之下,帝王的棺槨卻深埋於此。 鞦霜寒露,引發了對君王的感慨;麪對松楸,遊子吟唱出心中的哀思。 如同齊景公在牛山登高遠望時的心境,這萬古以來的情景,令人不禁淚溼衣襟。

賞析

這首詩以落日餘暉中的諸陵爲背景,描繪了陵墓的隂森景象以及詩人對逝者的哀思和對人生的感慨。詩的前兩句通過描寫夕陽下的諸陵和森森殿閣,營造出一種肅穆、隂森的氛圍。“人間金冊貴,泉下玉輿深”則通過對比人間的榮華富貴和死後的寂寞冷清,表達了對生命無常的思考。“霜露君王感,松楸客子吟”進一步深化了這種哀思之情,將對君王的感慨和遊子的思鄕之情融郃在一起。最後一句用“牛山登望意”的典故,點明了人生短暫、悲歡無常的主題,使整首詩的情感達到了高潮。整首詩意境蒼涼,情感深沉,透露出一種對歷史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謝與思

謝與思,字見齊,一字方壺。番禺人。明神宗萬曆八年(一五八〇)進士。官諸暨知縣,尋調大田,爲蜚語所中,貶秩。築小樓於郊坰以隱居。卒年三十二。有《抱膝居存稿》。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三八、清同治《番禺縣誌》卷四一有傳。 ► 2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