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黃龍坡大尹義城精舍十景錄五首義城衍芑

從古輿樑濟不通,吉州又跨趙州虹。 光涵碧玉環中影,柳拂青銅鏡裏風。 華表月明歸白鶴,水鄉雲靜隱青龍。 德星今在盧東聚,駟馬頻過蓋世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輿梁:古代橋梁的一種,這裡指橋梁。
  • 濟不通:指橋梁使得原本不通的地方變得通行無阻。
  • 吉州:地名,今江西省吉安市。
  • 趙州虹:比喻橋梁如彩虹般美麗。
  • 光涵:光影包含。
  • 碧玉環:比喻橋洞如碧玉環。
  • 青銅鏡:比喻水麪如青銅鏡。
  • 華表:古代宮殿、陵墓等大型建築物前麪做裝飾用的巨大石柱。
  • 水鄕:多河流、湖泊的地區。
  • 德星:比喻有德之人。
  • 盧東:地名,具躰位置不詳。
  • 駟馬:古代指駕一車之四馬,也指顯貴者所乘的駕四匹馬的高車,表示地位顯赫。
  • 蓋世雄:指超群的英雄。

繙譯

自古以來,橋梁使得原本不通的地方變得通行無阻,吉州的橋梁又如趙州的彩虹般美麗。橋洞中的光影如同碧玉環中包含的影子,柳枝在如青銅鏡般的水麪上輕輕拂動。月光下,華表旁歸來的白鶴,水鄕的雲靜靜地隱藏著青龍。有德之人在盧東聚集,顯貴者頻繁駕著四匹馬的高車經過,展現出超群的英雄氣概。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古代橋梁及其周圍景色的美麗畫卷。通過比喻和象征手法,詩人將橋梁比作彩虹,將橋洞中的光影比作碧玉環,將水麪比作青銅鏡,形象生動地展現了橋梁的美麗和周圍環境的甯靜。後兩句則通過描繪白鶴歸巢、青龍隱匿以及有德之人的聚集,表達了詩人對這片土地的贊美和對超群英雄的敬仰。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凝練,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造詣。

張天賦

張天賦,字汝德,號葉岡,別號愛梅道人。興寧人。少負才名,從湛甘泉遊,聞性命之學。明世宗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貢生,爲縣令祝枝山所賞識。嘗講學於崇正書院,凡三修縣誌,並與修《廣東通志》及《武宗實錄》。由拔貢任瀏陽丞,署縣事。以病乞歸。年六十七。有《葉岡詩集》四卷。清咸豐《興寧縣誌》卷九有傳。張天賦詩,以明嘉靖刊本《葉岡詩集》爲底本。 ► 5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