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寺

· 張治
古寺饒蒼苔,斷礎委蔓草。 秋高木葉深,霜重池荷老。 日光穿雲來,竹色不可掃。 世代成古今,惻然傷懷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多。
  • 斷礎:斷裂的柱基石。
  • :堆積。
  • 惻然:悲傷的樣子。

繙譯

古老的寺廟上長滿了厚厚的青苔,斷裂的柱基石旁堆積著蔓生的野草。鞦天深了,樹木的葉子變得深沉,霜降之後,池塘裡的荷葉也顯得老態龍鍾。陽光穿過雲層照進來,竹林的顔色雖然清新,卻無法掃去這裡的荒涼。時代更疊,古今交替,這景象讓人心生悲傷。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座廢棄寺廟的荒涼景象,通過蒼苔、斷礎、蔓草等意象,傳達出時間的無情和歷史的滄桑。鞦高木葉深、霜重池荷老,進一步以季節的變遷來象征嵗月的流逝。日光穿雲來,竹色不可掃,則巧妙地以光影和色彩的變化,表達了對過往煇煌的懷唸和對現狀的無奈。最後兩句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對世事變遷的深深感慨和悲傷之情。

張治

明湖廣茶陵人,字文邦,號龍湖。正德十六年會試中式,世宗即位,成進士。官至南京吏部尚書,入爲文淵閣大學士,進太子太保。常以兵弱民窮而天下乾耗、經費無紀爲憂。對人態度平易,喜獎掖士類。有《龍湖文集》。 ► 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