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黃觀復見貽古意

世本良家子,環佩不下堂。 結髮承光寵,被服蘭茝香。 援琴操國風,古意何微茫。 君恩逾山嶽,妾命良自傷。 高堂拜明月,爲妾照衣裳。 衣上羅帶長,三歲不改芳。 豈慚下體薄,所貴中懷臧。 願言充掃除,矢心侍君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韻:依照別人作詩所用韻腳的次序來和詩。
  • 黃觀復: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
  • 見貽:贈送。
  • 良家子:指出身清白、家世良好的子女。
  • 環佩:古代女子佩戴的玉飾,此處指女子。
  • 不下堂:不出閨房,指女子不出家門。
  • 結髮:古代女子成年時束髮,此處指成年。
  • 承光寵:受到寵愛。
  • 被服:穿着。
  • 蘭茝:蘭草和茝草,都是香草,比喻美好的品質。
  • 援琴:彈琴。
  • 操國風:演奏國風,指古代的國樂。
  • 微茫:模糊不清。
  • :超過。
  • 山嶽:高山,比喻恩情深重。
  • 妾命:女子的命運。
  • 高堂:指父母。
  • 羅帶:絲織的帶子。
  • 下體:指女子的身體。
  • 中懷臧:內心深藏的美好。
  • 願言:希望。
  • 掃除:指做家務,比喻盡職盡責。
  • 矢心:發誓,表示忠誠。

翻譯

我本是出身良好的女子,佩戴着玉飾,不出閨房。成年後受到寵愛,穿着散發着蘭茝香氣的衣服。我彈奏着古國的音樂,那古意多麼模糊不清。君王的恩情比山嶽還要重,而我的命運卻讓人自憐。我在父母面前拜月,月光爲我照亮衣裳。衣上的絲帶長久未變,三年不改其芳香。我並不因自己的身體單薄而感到羞愧,我所珍視的是內心的美好。希望我能盡職盡責,發誓忠誠地侍奉君王。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出身良好的女子,她受到君王的寵愛,但內心卻充滿了自憐和對命運的感慨。詩中通過「環佩不下堂」、「被服蘭茝香」等詞句,展現了女子的身份和氣質。同時,通過「援琴操國風」、「君恩逾山嶽」等表達,傳達了女子對古代文化和君王恩情的尊重。最後,女子表達了自己願意忠誠侍奉君王的決心,體現了她的忠誠和責任感。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明代女子的高潔品格和對命運的深刻思考。

張以寧

元明間福建古田人,字志道,學者稱翠屏先生。元泰定中,以《春秋》舉進士,由黃岩判官進六合知縣,坐事免官,滯留江淮十年。後官至翰林侍讀學士。明師克元都,復授侍講學士。洪武三年出使安南,死於返程途中。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 ► 4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