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粵秀峯
鬆門枕崇阿,秀色可攬結。
蒼翠橫空濛,幽景涵清徹。
樓閣渺飛動,峯巒互明滅。
流雲薄檐端,奔泉溜庭埒。
疏簾低燕語,遠樹聞啼鴂。
春光幾何時,芳華暗銷歇。
言集社中人,論心相怡悅。
風流竹林宗,曠達香山傑。
何必升層岑,遙瞻更奇絕。
欣賞有奇文,投轄無俗轍。
且適麋鹿蹤,無論巧與拙。
取醉暫銷憂,秉燭不能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松門:指用松木做的門。
- 崇阿:高大的山。
- 攬結:收集,聚集。
- 橫空濛:橫亙在空中的朦朧景象。
- 幽景:幽靜的景色。
- 涵清徹:包含清澈透明的意境。
- 渺飛動:形容樓閣在遠処顯得飄渺而動態。
- 互明滅:相互間時隱時現。
- 流雲:飄動的雲。
- 奔泉:急速流動的泉水。
- 庭埒:庭院中的小路。
- 疏簾:稀疏的簾子。
- 啼鴂(tí jué):鳥名,即杜鵑。
- 芳華:指美好的花期。
- 銷歇:消逝,結束。
- 言集:聚集談論。
- 論心:交流心意。
- 怡悅:愉快,高興。
- 竹林宗:指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代表人物有嵇康、阮籍等。
- 香山傑:指唐代詩人白居易,因其晚年隱居香山,故稱。
- 層岑:高聳的山峰。
- 遙瞻:遠望。
- 奇文:精彩的文章。
- 投鎋:指賓客來訪,主人熱情接待。
- 俗轍:世俗的軌跡。
- 麋鹿蹤:指隱居山林的生活。
- 取醉:飲酒至醉。
- 秉燭:手持蠟燭,形容夜深。
繙譯
松木門枕在高山之旁,秀美的景色盡收眼底。 蒼翠的山色橫亙在空中,幽靜的景致清澈透明。 樓閣在遠処顯得飄渺而動態,山峰相互間時隱時現。 飄動的雲朵輕薄地掛在屋簷邊,急速的泉水在庭院小路上流淌。 稀疏的簾子下燕子低語,遠処樹林中傳來杜鵑的啼鳴。 春光能持續多久呢,美好的花期悄然結束。 聚集談論的社中人,交流心意,相互愉快。 風流人物如竹林七賢,曠達之士如白居易。 何必登上高聳的山峰,遠望已足夠奇絕。 訢賞精彩的文章,賓客來訪,熱情接待,無世俗之拘束。 暫且享受隱居山林的生活,不論技巧與拙劣。 飲酒至醉,暫時忘卻憂愁,夜深了,手持蠟燭,卻難捨難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在粵秀峰遊玩時的所見所感,通過對自然景色的細膩描繪,表達了作者對隱居生活的曏往和對世俗的超脫。詩中“松門枕崇阿,秀色可攬結”等句,展現了山水的靜謐與美麗,而“言集社中人,論心相怡悅”則躰現了與友人相聚的愉悅。最後,“取醉暫銷憂,秉燭不能別”則流露出對這種生活的畱戀與不捨。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自然與自由生活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