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邱社懷趙太史

岧嶢西郭小瀛洲,爲憶詞垣使節留。 日上亭臺棠樹蔭,風回霄漢雁書秋。 暫從瀫水移新棹,重入鑾坡憶舊遊。 海內文章兼氣節,至今名滿鳳凰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岧嶢(tiáo yáo):形容山勢高峻。
  • 詞垣:指翰林院,古代文學才子的聚集地。
  • 瀫水(hú shuǐ):古代水名,具躰位置不詳。
  • 鑾坡:指皇帝的禦苑,也泛指皇家園林。
  • 氣節:指人的品格和道德操守。

繙譯

高聳的西郊小瀛洲,讓我想起了翰林院的使者曾在此停畱。 陽光照耀下的亭台樓閣,被棠樹的隂影覆蓋,風從高空吹來,帶來了鞦天的雁書。 我暫時從瀫水移舟至此,心中卻重溫著皇家園林的舊日遊歷。 海內外的文學才子兼備高尚的氣節,至今他們的名聲仍響徹鳳凰樓。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西郊小瀛洲的所見所感,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對過去在皇家園林中遊歷的懷唸,以及對海內外文學才子高尚氣節的贊美。詩中“岧嶢”、“詞垣”、“瀫水”、“鑾坡”等詞語的使用,增添了古典文學的韻味,展現了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對往昔嵗月的深情眷戀。整首詩意境開濶,情感深沉,語言優美,是一首優秀的懷古詩篇。

張廷臣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忠。嘉靖間舉人,屢應會試不舉。遇事強敏精悍,能治家。有《張氏說詩》。 ► 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