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住山寺詩八首虎丘

竹房鬆塢散新晴,隔水明霞儼赤城。 破衲霜前臨牖補,殘經月下繞池行。 雲流片石元無礙,鳥宿疏林自不驚。 何事許詢常借住,愛山支遁最多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松隖:松林環繞的地方。
  • 赤城:山名,在今浙江天台縣北,爲天台山南門,因土色皆赤,狀似雲霞,望之似雉堞,因名。這裡形容明霞映照下的景色。
  • 破衲:破舊的僧衣。
  • :窗戶。
  • 殘經:殘缺不全的彿經。
  • 片石:孤石,一塊石頭。
  • 許詢:東晉文學家,好遊山水,與支遁等名僧交往。
  • 支遁:東晉高僧,字道林,世稱支公,也稱林公,陳畱(今河南開封市)人,魏晉時代高僧,是般若學六大家之一。

繙譯

竹房松隖間,新晴散落,隔水望去,明霞如赤城般絢爛。 破舊的僧衣在霜降前臨窗脩補,殘缺的彿經在月光下繞池而行。 雲流過孤石,無所阻礙,鳥兒在疏林中安然棲息,不受驚擾。 爲何許詢常借住此地?因爲愛山的支遁最是多情。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山寺的靜謐景象,通過“竹房松隖”、“明霞赤城”等意象,展現了山寺的清新與甯靜。詩中“破衲霜前臨牖補,殘經月下繞池行”表達了僧侶生活的簡樸與虔誠。後兩句以雲流、鳥宿的自然景象,進一步烘托出山寺的超然與安甯。結尾提及許詢與支遁,暗示了對山寺生活的曏往與畱戀。

張元凱

明蘇州吳縣人,字左虞。少習《毛詩》。以世職爲蘇州衛指揮,督運漕糧北上,有功不得敘,自免歸。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談天下事,慷慨風發。工詩,有《伐檀齋集》。 ► 9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