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寄瑤泉申學士二首

睽違赤舄已三年,佇聽黃麻早晚宣。 抗疏匡衡吾道重,明經張禹主恩偏。 袞龍近接星辰上,翰藻常題日月邊。 公等論思邊鄙事,可容李廣臥藍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睽違(kuí wéi):分離,分別。
  • 赤潟(chì xì):古代的一種官服,這裡指官職。
  • 佇聽(zhù tīng):等待聽聞。
  • 黃麻(huáng má):古代書寫用的黃紙,這裡指皇帝的詔書。
  • 抗疏(kàng shū):直言上疏。
  • 匡衡(kuāng héng):人名,西漢時期的政治家。
  • 明經(míng jīng):通曉經典。
  • 張禹(zhāng yǔ):人名,西漢時期的學者。
  • 袞龍(gǔn lóng):古代帝王的禮服,這裡指皇帝。
  • 翰藻(hàn zǎo):文採,才華。
  • 日月邊(rì yuè biān):比喻皇帝的身邊。
  • 論思(lùn sī):討論思考。
  • 邊鄙(biān bǐ):邊疆地區。
  • 李廣(lǐ guǎng):人名,西漢時期的著名將領。
  • 藍田(lán tián):地名,在今陝西省,這裡指隱居之地。

繙譯

分別已有三年,我期待著早日聽到你宣讀皇帝的詔書。你像匡衡那樣直言上疏,捍衛我們的道義,又像張禹那樣通曉經典,深得主上的偏愛。你近在皇帝的身邊,如同星辰般崇高,你的文採如同日月般煇煌。你們討論思考邊疆的事務,怎能讓李廣這樣的英雄在藍田隱居呢?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申學士的敬仰和期待。詩中,詩人通過對比歷史人物匡衡和張禹,贊美了申學士的忠誠和才華。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國家邊疆事務的關心,以及對英雄人物不應被埋沒的期望。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對國家大事的關切。

張元凱

明蘇州吳縣人,字左虞。少習《毛詩》。以世職爲蘇州衛指揮,督運漕糧北上,有功不得敘,自免歸。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談天下事,慷慨風發。工詩,有《伐檀齋集》。 ► 9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