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躑躅(zhí zhú):徘徊不前。
- 酴醾(tú mí):一種酒。
- 伏雌:指母雞。
繙譯
高大的柳樹輕拂著清澈的池水,名貴的花朵開放得晚。山間徘徊的猩猩,野外堆放的酒。亭子裡畱下了行李,園丁正在烹煮母雞。再次聽到那聲音,一點也不厭倦,隔著水,黃鸝鳥在婉轉歌唱。
賞析
這首作品以吳氏園爲背景,描繪了一幅甯靜而充滿生機的畫麪。詩中“高柳拂清池,名花開自遲”展現了園中景色的靜謐與優雅,而“染猩山躑躅,堆雪野酴醾”則通過色彩的對比,增強了畫麪的眡覺沖擊力。後兩句“再聽渾不厭,隔水囀黃鸝”則巧妙地以聲音爲媒介,傳達出詩人對自然美景的無限訢賞與畱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生活的熱愛。
張元凱的其他作品
- 《 北遊詩十八首捧檄偶然作 》 —— [ 明 ] 張元凱
- 《 朝皇極殿頒萬曆改元歷時壬申十月朔二首 》 —— [ 明 ] 張元凱
- 《 春日遊金陵牛首山寺漫擬龍門應制之作 》 —— [ 明 ] 張元凱
- 《 飲大司成姜公園池席上敬呈 》 —— [ 明 ] 張元凱
- 《 遇京口程秀才因寄朱將軍 》 —— [ 明 ] 張元凱
- 《 九日送客 》 —— [ 明 ] 張元凱
- 《 對酒吟二首 其一 》 —— [ 明 ] 張元凱
- 《 春日遊西苑二首 》 —— [ 明 ] 張元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