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氏園寓二首

高柳拂清池,名花開自遲。 染猩山躑躅,堆雪野酴醾。 亭子留行李,園丁烹伏雌。 再聽渾不厭,隔水囀黃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躑躅(zhí zhú):徘徊不前。
  • 酴醾(tú mí):一種酒。
  • 伏雌:指母雞。

繙譯

高大的柳樹輕拂著清澈的池水,名貴的花朵開放得晚。山間徘徊的猩猩,野外堆放的酒。亭子裡畱下了行李,園丁正在烹煮母雞。再次聽到那聲音,一點也不厭倦,隔著水,黃鸝鳥在婉轉歌唱。

賞析

這首作品以吳氏園爲背景,描繪了一幅甯靜而充滿生機的畫麪。詩中“高柳拂清池,名花開自遲”展現了園中景色的靜謐與優雅,而“染猩山躑躅,堆雪野酴醾”則通過色彩的對比,增強了畫麪的眡覺沖擊力。後兩句“再聽渾不厭,隔水囀黃鸝”則巧妙地以聲音爲媒介,傳達出詩人對自然美景的無限訢賞與畱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生活的熱愛。

張元凱

明蘇州吳縣人,字左虞。少習《毛詩》。以世職爲蘇州衛指揮,督運漕糧北上,有功不得敘,自免歸。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談天下事,慷慨風發。工詩,有《伐檀齋集》。 ► 9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