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麻石巖次前韻

誰將靈斧劈靈巖,幻出蓬萊極巧纖。 鶯弄笙簧聲合調,山開圖盡色拖藍。 白雲匝地迷丹竈,黃蝶穿花落碧潭。 麻石霍山兼國泰,清虛光景一無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靈斧:神奇的斧頭,比喻創造奇蹟的力量。
  • 靈巖:神奇的山岩,這裏指麻石巖。
  • 蓬萊:神話中的仙境,比喻麻石巖的美景。
  • 笙簧:古代的一種樂器,這裏比喻鶯鳥的鳴叫聲。
  • 圖盡:圖畫中的景色展現無遺。
  • 拖藍:形容山色如藍,綿延不絕。
  • 白雲匝地:白雲環繞地面,形容雲霧繚繞的景象。
  • 丹竈:煉丹的爐竈,這裏指仙境中的景物。
  • 黃蝶:黃色的蝴蝶。
  • 碧潭:清澈的潭水。
  • 麻石霍山:指麻石巖和霍山,兩者都是地名。
  • 國泰:國家安泰,這裏指景色宜人,國家安寧。
  • 清虛:清淨虛無,形容景色寧靜幽遠。
  • 光景:景色,景象。

翻譯

是誰用神奇的斧頭劈開了這神奇的山岩,創造出瞭如蓬萊仙境般精巧細膩的美景。鶯鳥的鳴叫聲如同笙簧合奏,和諧悅耳;山巒展開的圖畫中,山色如藍,綿延不絕。白雲環繞地面,彷彿迷住了煉丹的爐竈;黃色的蝴蝶穿梭於花間,最終落入清澈的潭水。麻石巖與霍山的美景,加上國家的安泰,構成了一幅清淨虛無、獨一無二的絕美景象。

賞析

這首作品以神話中的蓬萊仙境爲比喻,讚美了麻石巖的奇幻美景。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靈斧」、「蓬萊」、「笙簧」等,構建了一個超凡脫俗的仙境畫面。通過「鶯弄笙簧聲合調」和「山開圖盡色拖藍」等句,生動描繪了自然界的和諧與美麗。結尾的「麻石霍山兼國泰,清虛光景一無三」更是將自然美景與國家安寧相結合,表達了對和諧社會的嚮往和對自然美景的無限讚美。

張天賦

張天賦,字汝德,號葉岡,別號愛梅道人。興寧人。少負才名,從湛甘泉遊,聞性命之學。明世宗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貢生,爲縣令祝枝山所賞識。嘗講學於崇正書院,凡三修縣誌,並與修《廣東通志》及《武宗實錄》。由拔貢任瀏陽丞,署縣事。以病乞歸。年六十七。有《葉岡詩集》四卷。清咸豐《興寧縣誌》卷九有傳。張天賦詩,以明嘉靖刊本《葉岡詩集》爲底本。 ► 5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