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惠安張後江掌教濟寧韻

自笑空擔楚客名,衡山嶽麓未曾經。 道吾遙想騎黃鶴,滸子徒思過洞庭。 卻敵日中搥鼓進,賑饑夜半唱籌聲。 極慚萬里孤臣拙,駑力無緣答聖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韻,即按照原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 惠安張後江: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或同僚。
  • 掌教:指擔任教職。
  • 濟寧:地名,今山東省濟寧市。
  • 衡山嶽麓:指湖南的衡山和嶽麓山。
  • 道吾:詩人自稱。
  • 滸子:詩人自稱。
  • 洞庭:指洞庭湖,位於湖南省。
  • 搥鼓:敲鼓。
  • 賑饑:救濟饑荒。
  • 唱籌:報數計籌,這裏指忙碌的工作。
  • 孤臣:孤立無助的臣子,詩人自指。
  • 駑力:比喻才能平庸。
  • 聖明:指皇帝。

翻譯

自嘲空有楚地客人的名聲,卻未曾親臨衡山和嶽麓。 遙想自己騎着黃鶴,徒然思念過洞庭湖。 日中擊鼓進軍抵禦敵人,夜半忙碌救濟饑荒。 深感慚愧,萬里之外的孤臣無能,平庸之力無法報答聖明的皇帝。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自己未能親歷名山大川的遺憾,以及對遠方戰事和民生疾苦的關切。詩中「自笑空擔楚客名」一句,既顯示了詩人的自嘲,也透露出對未能實現遊歷的遺憾。後文通過對戰事和賑災的描寫,展現了詩人的憂國憂民之情。結尾的「極慚萬里孤臣拙,駁力無緣答聖明」則深刻表達了詩人對自己能力不足,無法報效國家的愧疚和無奈。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展現了明代士人的忠誠與責任感。

張天賦

張天賦,字汝德,號葉岡,別號愛梅道人。興寧人。少負才名,從湛甘泉遊,聞性命之學。明世宗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貢生,爲縣令祝枝山所賞識。嘗講學於崇正書院,凡三修縣誌,並與修《廣東通志》及《武宗實錄》。由拔貢任瀏陽丞,署縣事。以病乞歸。年六十七。有《葉岡詩集》四卷。清咸豐《興寧縣誌》卷九有傳。張天賦詩,以明嘉靖刊本《葉岡詩集》爲底本。 ► 5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