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卯春遊國泰巖

春日尋遊國泰巖,巖花垂露滴纖纖。 千峯擁後鬆遮綠,一帶當前水繞藍。 晝永野雲迷鶴榻,夜清明月浸寒潭。 七旬踏破神仙路,打約登臨更再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乙卯:古代干支紀年法中的一個年份,此處具體年份不詳。
  • 國泰巖:地名,具體位置不詳,應爲一處風景名勝。
  • 垂露:指露珠掛在植物上,形容露水滴落的樣子。
  • 纖纖:形容細小、柔弱的樣子。
  • 擁後:圍繞在後面。
  • 繞藍:形容水色清澈,呈現出藍色。
  • 晝永:白天時間長,指春日天長。
  • 鶴榻:指仙鶴棲息的地方,比喻高雅清幽之地。
  • 夜清:夜晚清澈,指夜空明朗。
  • 寒潭:寒冷的潭水,常用來形容深邃清澈的水體。
  • 七旬:七十歲,旬在古代指十天,這裏引申爲十年。
  • 踏破:走遍,形容多次遊歷。
  • 神仙路:比喻通往仙境或極美之地的路。
  • 打約:約定,計劃。
  • 登臨:登山臨水,泛指遊覽山水。

翻譯

春天我遊歷國泰巖,巖上的花朵掛着露珠,細小而柔弱。 千座山峯環繞,松樹遮蔽着綠色,眼前一條清澈的河水環繞着藍色。 春日的白晝漫長,野雲迷失在仙鶴棲息的高雅之地,夜晚清澈,明月映照在寒冷的潭水中。 七十歲的我走遍了通往仙境的路,計劃着再次多次地遊覽這裏。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日遊歷國泰巖的景象,通過細膩的自然描寫,展現了山水的靜謐與美麗。詩中「巖花垂露滴纖纖」和「一帶當前水繞藍」等句,生動地勾勒出了春日山水的清新與寧靜。後句通過「晝永野雲迷鶴榻,夜清明月浸寒潭」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沉醉與嚮往。結尾的「七旬踏破神仙路,打約登臨更再三」則體現了詩人對山水之美的無限留戀與再次遊覽的決心。

張天賦

張天賦,字汝德,號葉岡,別號愛梅道人。興寧人。少負才名,從湛甘泉遊,聞性命之學。明世宗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貢生,爲縣令祝枝山所賞識。嘗講學於崇正書院,凡三修縣誌,並與修《廣東通志》及《武宗實錄》。由拔貢任瀏陽丞,署縣事。以病乞歸。年六十七。有《葉岡詩集》四卷。清咸豐《興寧縣誌》卷九有傳。張天賦詩,以明嘉靖刊本《葉岡詩集》爲底本。 ► 5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