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臨江望閤皀山

閤皀山青瑣夕霏,仙翁舊館尚依稀。 歸來倘似遼東鶴,愁殺千年老令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閤皀山:山名,具躰位置不詳,可能是作者所經過的地方。
  • 青瑣:古代宮門上的一種裝飾,這裡形容山色蒼翠。
  • 夕霏:傍晚的霧氣。
  • 仙翁:指傳說中的仙人。
  • 依稀:模糊不清的樣子。
  • 遼東鶴:傳說中遼東人丁令威成仙後化鶴歸來的故事,比喻久別重逢。
  • 愁殺:極度憂愁。
  • 令威:即丁令威,這裡指作者自己。

繙譯

閤皀山蒼翠的山色與傍晚的霧氣交織,仙人的舊居依稀可見。如果我歸來時能像遼東的鶴一樣,那我這個千年老者將會極度憂愁。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閤皀山的景色和仙翁舊館的依稀景象,表達了作者對過往的懷唸和對歸來的憂慮。詩中“遼東鶴”的典故巧妙地暗示了作者對久別重逢的渴望,而“愁殺千年老令威”則深刻地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無常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作者對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洞察。

張以寧

元明間福建古田人,字志道,學者稱翠屏先生。元泰定中,以《春秋》舉進士,由黃岩判官進六合知縣,坐事免官,滯留江淮十年。後官至翰林侍讀學士。明師克元都,復授侍講學士。洪武三年出使安南,死於返程途中。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 ► 4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