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五兩:古代測風器,用五兩(一說八兩)雞毛製成,繫於高杆頂上,用來測定風向和風力。
- 海門:指江河入海口。
- 依微:隱約,不分明。
- 三神山:傳說中東海中的三座仙山,即蓬萊、方丈、瀛洲。
翻譯
江口的風帆隨着五兩飛起,我在海門遠遠望去,樹木隱約可見。 若我能像那千年的仙鶴,定會向東飛往三神山歸去。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江口泊船時的所見所感,通過「五兩飛」和「樹依微」的細膩描寫,展現了江口風帆的動態美和海門遠景的朦朧美。後兩句則借用「千年鶴」和「三神山」的典故,表達了詩人對超脫塵世、嚮往仙境的深切願望。整首詩意境開闊,情感深邃,語言凝練,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造詣。
張以寧
元明間福建古田人,字志道,學者稱翠屏先生。元泰定中,以《春秋》舉進士,由黃岩判官進六合知縣,坐事免官,滯留江淮十年。後官至翰林侍讀學士。明師克元都,復授侍講學士。洪武三年出使安南,死於返程途中。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
► 458篇诗文
張以寧的其他作品
- 《 題李文則畫四首陸羽烹茶 》 —— [ 明 ] 張以寧
- 《 代簡楊希武右丞安南驛書懷 》 —— [ 明 ] 張以寧
- 《 予別黃岩十又六年譾焉德薄父老當不復記然區區常往來於懷也如晦上人來見語亹亹不能休別又依依不忍釋予不知何 》 —— [ 明 ] 張以寧
- 《 題安可久山水之間 》 —— [ 明 ] 張以寧
- 《 次韻安慶汪仲暹超然亭 》 —— [ 明 ] 張以寧
- 《 書所見 》 —— [ 明 ] 張以寧
- 《 建業清涼寺次王伯循御史竹亭壁間韻 》 —— [ 明 ] 張以寧
- 《 過蘭溪 》 —— [ 明 ] 張以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