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曾湍(zēng tuān):急流。
- 三秋:指秋季的第三個月,即農曆九月。
- 邕南:地名,今廣西南寧一帶。
- 白羽:這裏指蘆花。
- 金丸:比喻橘子,因其顏色金黃,形狀圓潤。
翻譯
一灘又一灘,輕舟蕩槳逆着急流而上。 在嶺外,秋季的雨水本就稀少,到了十月南寧的天氣還未見寒冷。 露水覆蓋的岸邊,蘆花如白羽般清晰可見;風吹過林間,橘子像金色的彈丸在枝頭搖曳。 爲何連夜做着還鄉的夢,卻不怕關山之間的路途艱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立冬時節的南方景象,通過「一灘一灘復一灘」的重複,形象地表達了逆流而上的艱辛。詩中「露岸葦花明白羽,風林橘子動金丸」以生動的比喻描繪了自然景色,展現了南方的溫暖與生機。結尾的「如何連夜還鄉夢,不怕關山行路難」則透露出對家鄉的深切思念,以及面對艱難路途的堅定與無畏。
張以寧
元明間福建古田人,字志道,學者稱翠屏先生。元泰定中,以《春秋》舉進士,由黃岩判官進六合知縣,坐事免官,滯留江淮十年。後官至翰林侍讀學士。明師克元都,復授侍講學士。洪武三年出使安南,死於返程途中。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
► 4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