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集友人園亭

林亭雨過夜生涼,楊柳池邊菡萏香。 豔曲從風金作縷,深杯映月玉爲漿。 長裾客子猶蠻舞,短髮王官自楚狂。 浪說天孫人乞巧,潘郎垂老拙何妨。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菡萏(hàn dàn):荷花的別稱。
  • 金作縷:形容豔曲如金線般細膩。
  • 玉爲漿:形容酒如玉液般清澈。
  • 長裾:長裙。
  • 客子:指遊子或客人。
  • 蠻舞:指異域或不規範的舞蹈。
  • 王官:指貴族或官員。
  • 楚狂:指楚國的狂士,這裏比喻放蕩不羈的人。
  • 天孫:指織女,即七夕傳說中的女主角。
  • 乞巧:七夕節女子向織女祈求巧藝的習俗。
  • 潘郎:指潘岳,古代美男子,這裏泛指男子。
  • 垂老:接近老年。

翻譯

雨後的林亭在夜晚顯得格外涼爽,楊柳池邊的荷花散發着香氣。豔麗的歌曲隨風飄揚,如同金線般細膩;深杯中的酒,映着月光,清澈如玉液。穿着長裙的客人在跳着異域的舞蹈,而那位貴族官員則自比楚國的狂士,放蕩不羈。雖然人們常說織女會賜予巧藝,但對於年老的潘郎來說,笨拙又有何妨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七夕夜晚的園亭景象,通過細膩的意象展現了雨後的清涼與荷花的香氣,以及月光下酒杯中的清澈。詩中通過對「長裾客子」與「王官楚狂」的對比,展現了不同人物的風采與態度。結尾處對「乞巧」習俗的輕描淡寫,以及對「潘郎垂老拙何妨」的豁達態度,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理解與超脫。

張元凱

明蘇州吳縣人,字左虞。少習《毛詩》。以世職爲蘇州衛指揮,督運漕糧北上,有功不得敘,自免歸。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談天下事,慷慨風發。工詩,有《伐檀齋集》。 ► 9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