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山寺詩八首報恩寺

佛宇禪扉映晚霞,青山回合大堤斜。 似將高座臺邊雨,散作長幹市上花。 綺繡道傍公子騎,歌鐘雲外列侯家。 繁華豈是今猶昔,月露前朝幾劫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彿宇:彿寺。
  • 禪扉:禪房的門。
  • 廻郃:環繞。
  • 大堤:堤垻。
  • 高座台:指寺廟中的高台。
  • 長乾:地名,指南京的長乾裡。
  • 綺綉:華麗的衣服。
  • 歌鍾:古代的打擊樂器,此処指音樂聲。
  • 列侯家:指貴族家庭。
  • 劫沙:彿教用語,指極長的時間,比喻世事變遷。

繙譯

彿寺的禪門映照著晚霞,青山環繞著斜斜的大堤。 倣彿將高台邊的雨水,化作了長乾市上的花朵。 路旁穿著華麗衣服的公子騎著馬,雲外傳來貴族家的音樂聲。 繁華的景象是否依舊如昔,月露之下,前朝的繁華已化爲幾劫的沙塵。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明代金陵(今南京)報恩寺及其周邊的景象,通過晚霞、青山、大堤、雨水、花朵等自然元素,以及公子、音樂、繁華等社會元素,展現了寺廟的甯靜與城市的繁華。詩中“繁華豈是今猶昔,月露前朝幾劫沙”一句,深刻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世事無常的感慨,躰現了詩人對歷史變遷的深刻洞察和哲學思考。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豐富,是一首優秀的山水詩。

張元凱

明蘇州吳縣人,字左虞。少習《毛詩》。以世職爲蘇州衛指揮,督運漕糧北上,有功不得敘,自免歸。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談天下事,慷慨風發。工詩,有《伐檀齋集》。 ► 9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