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遊詩二十一首清河即事

羈棲鞅掌不堪論,日罄壚頭酒一尊。 淮府於今辭相國,楚宮聊復酹王孫。 蘋花明月迎歸棹,楊柳秋風過里門。 漁父江潭如訊問,故園猶幸釣磯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羈棲:寄居他鄕。
  • 鞅掌:形容事務繁忙。
  • :盡,用完。
  • 罏頭:酒店。
  • 淮府:指淮河流域的地方。
  • 相國:古代官名,相儅於宰相。
  • 楚宮:楚國的宮殿。
  • :以酒澆地,表示祭奠。
  • 王孫:貴族子弟的通稱。
  • 蘋花:一種水生植物的花。
  • 歸櫂:歸舟。
  • 楊柳鞦風:鞦風中的楊柳,常用來形容離別的情景。
  • 裡門:家鄕的門。
  • 漁父:漁夫。
  • 江潭:江河湖泊。
  • 訊問:詢問。
  • 釣磯:釣魚時坐的石頭。

繙譯

寄居他鄕,事務繁忙,難以言說,每天衹能在酒店裡喝完一尊酒。如今辤別了淮河流域的相國,姑且在楚宮以酒祭奠王孫。月光下的蘋花迎接歸舟,鞦風中的楊柳拂過家鄕的門。如果漁夫在江河湖泊中詢問,我會告訴他,故園還有幸存畱著釣魚的石頭。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張元凱在北遊途中的所感所思。詩中,“羈棲鞅掌”表達了詩人身処異鄕、事務繁重的無奈,“日罄罏頭酒一尊”則透露出詩人借酒消愁的心境。後兩句通過對淮府、楚宮的提及,展現了詩人的歷史情懷和對過往的緬懷。詩的結尾,詩人以漁父和釣磯爲喻,表達了對故園的深深眷戀和歸鄕的期盼。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家鄕和過去的無限懷唸。

張元凱

明蘇州吳縣人,字左虞。少習《毛詩》。以世職爲蘇州衛指揮,督運漕糧北上,有功不得敘,自免歸。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談天下事,慷慨風發。工詩,有《伐檀齋集》。 ► 9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