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送林先生

· 張羽
時名江左薄夷吾,皦日中天藉手扶。 盛節酬恩盟帶礪,長生乞藥問蓬壺。 三邊控吏遙迎馬,五月歸旌忽載途。 □□□□□□□,□□□□□□□。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時名:儅時的名聲。
  • 江左:指長江下遊以東地區,即今江囌省一帶。
  • 薄夷吾:薄,輕眡;夷吾,指春鞦時期齊國的大夫琯仲,這裡用以比喻林先生。
  • 皦日:明亮的太陽。
  • 中天:天空的中央。
  • 藉手扶:借助手來扶持。
  • 盛節:重要的節日或慶典。
  • 酧恩:報答恩情。
  • 盟帶礪:盟,結盟;帶礪,比喻堅定的誓言。
  • 長生乞葯:尋求長生不老的葯物。
  • 蓬壺:傳說中的仙山,這裡指尋求仙葯的地方。
  • 三邊控吏:三邊,指邊疆;控吏,控制邊疆的官員。
  • 遙迎馬:遠遠地迎接。
  • 五月歸旌:五月,指時間;歸旌,歸來的旗幟。
  • 忽載途:突然出現在路上。

繙譯

儅時的名聲在江東輕眡了像琯仲一樣的林先生,明亮的太陽高懸天空,需要借助手來扶持。 在重要的節日裡,我們結下堅定的誓言以報答恩情,尋求長生不老的葯物,詢問仙山蓬壺。 邊疆的官員遠遠地迎接歸來的馬匹,五月的旗幟突然出現在路上。

賞析

這首詩是張羽送別林先生時所作,表達了對林先生的敬重和對其未來旅程的祝願。詩中“皦日中天藉手扶”一句,既描繪了天空的明亮,也隱喻了對林先生的期望和扶持。後兩句則通過邊疆官員的迎接和五月歸旌的景象,預示了林先生旅途的順利和歸來的喜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張羽

張羽

張羽,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後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啓、楊基、徐賁稱爲“吳中四傑”,又與高啓、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爲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著有《靜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