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日
元已晴旭麗,吳趨土風嘉。
芳甸古茂苑,離宮昔館娃。
良辰動水嬉,錦浪被清涯。
士女嬌容服,顧影生光華。
綠幘吹參差,紅袖擁琵琶。
濯濯春楊柳,灼灼夭桃華。
相謔竟何贈,芍藥萌紅芽。
少年扶醉歸,青樓明月斜。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元已:指農曆三月初三,古代的上巳節。
- 晴旭:晴朗的陽光。
- 吳趨:指吳地(今江蘇一帶)的風俗。
- 芳甸:芬芳的田野。
- 離宮:皇帝出巡時居住的宮殿。
- 館娃:指美女。
- 水嬉:水上娛樂活動。
- 錦浪:形容水波美麗如錦。
- 綠幘:綠色的頭巾,古代平民男子的頭飾。
- 參差:不齊的樣子,這裏形容吹奏樂器時音調的起伏變化。
- 濯濯:形容植物茂盛。
- 灼灼:形容花朵鮮豔。
- 相謔:互相開玩笑。
- 芍藥:一種花卉,這裏指芍藥花的嫩芽。
- 扶醉:醉酒後的扶持。
- 青樓:古代指妓院。
翻譯
三月初三,晴朗的陽光照耀着,吳地的風俗美好。芬芳的田野是古老的茂苑,皇帝出巡時居住的宮殿曾是美女的館舍。美好的時光裏,人們在水上娛樂,美麗的波浪覆蓋着清澈的岸邊。男女穿着嬌豔的服飾,顧影自憐,光彩照人。綠色的頭巾下吹奏着起伏的音調,紅袖中擁抱着琵琶。春天茂盛的楊柳,鮮豔的桃花盛開。互相開玩笑,最終贈送了什麼呢?是芍藥花的嫩芽。少年醉酒歸去,青樓的明月斜掛在天邊。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代三月初三上巳節的熱鬧場景,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展現了吳地風俗的繁華和人們的歡樂。詩中「芳甸古茂苑」、「離宮昔館娃」等句,不僅描繪了節日的自然美景,也隱含了對往昔繁華的懷念。後文通過「綠幘吹參差,紅袖擁琵琶」等句,生動地表現了節日中人們的服飾和娛樂活動,充滿了生活氣息。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生活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