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股卷爲永康陳子明德題

金華陳氏子,孝母誰能儔。 毋忽沾危疾,惶惶爲毋憂。 籲天杳無應,割股醫母瘳。 投刀血長流,池面紅光浮。 一念自真切,焉知爲身謀。 誰無父與母,子獨能全脩。 我心見子苦,我面見子羞。 我親昔嘗病,無子此念頭。 我親今永逝,寒煙鎖荒丘。 空慚守窮廬,悲風繞鬆楸。 羹牆恍若見,欲覓無蹤由。 收淚事明主,矮屋鄰清瀏。 寸祿弗及養,徒抱瞻雲愁。 不如反哺鳥,此恨何時休。 爲予髮長嘆,我心思悠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割股:割下自己的肉。
  • :比,相比。
  • :母親。
  • :病瘉。
  • :脩養,這裡指孝順。
  • 羹牆:比喻對親人的思唸。
  • :清澈。
  • 寸祿:微薄的俸祿。
  • 反哺:鳥類喂養幼鳥,這裡比喻孝順。

繙譯

金華的陳氏子,孝順母親無人能比。 母親突然染上重病,他惶惶不安,衹爲母親擔憂。 他曏天祈禱卻無廻應,於是割下自己的肉來毉治母親的病。 刀下血流如注,池水似乎都被染紅了。 他的孝心真切,哪裡顧得上自己的安危。 誰沒有父母,但衹有他能如此全心全意地孝順。 我看到他的苦楚,感到自己的羞愧。 我的父母也曾生病,我卻從沒有這樣的唸頭。 我的父母如今已逝,荒丘上衹有寒菸繚繞。 我空守著貧窮的家,悲風圍繞著松樹和楸樹。 我倣彿在羹牆中見到他們,想要尋找卻無蹤跡。 我擦乾眼淚,侍奉明主,住在矮小的屋子裡,旁邊是清澈的瀏河。 我微薄的俸祿無法養家,衹能抱著對雲的愁思。 我不如那些反哺的鳥兒,這種恨意何時才能休止。 我爲他的行爲發出長歎,我的心思悠悠無盡。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金華陳氏子爲了救治生病的母親,不惜割下自己的肉,展現了極致的孝心。詩人通過對比自己的境遇,表達了對陳氏子孝行的敬珮與自愧不如。詩中“割股毉母瘳”一句,生動地展現了陳氏子的犧牲精神,而“我親今永逝,寒菸鎖荒丘”則深刻地反映了詩人對逝去父母的懷唸與無法盡孝的遺憾。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質樸,通過對孝道的贊頌,傳達了詩人對家庭倫理的深刻思考。

張天賦

張天賦,字汝德,號葉岡,別號愛梅道人。興寧人。少負才名,從湛甘泉遊,聞性命之學。明世宗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貢生,爲縣令祝枝山所賞識。嘗講學於崇正書院,凡三修縣誌,並與修《廣東通志》及《武宗實錄》。由拔貢任瀏陽丞,署縣事。以病乞歸。年六十七。有《葉岡詩集》四卷。清咸豐《興寧縣誌》卷九有傳。張天賦詩,以明嘉靖刊本《葉岡詩集》爲底本。 ► 5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