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詠十首漁父

溪橋轉山徑,湖水碧於苔。 漁舟柳陰下,舉網得四腮。 樵薪猶未至,新醅業已開。 團圞坐妻孥,不簪亦不鞋。 欲要採菱人,西風吹船回。 蔌蔌蘆葉響,月上潮正來。 波濤非雲險,夢寐良不乖。 向逢楚大夫,言言傷我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四腮(sì sāi):指四腮鱸魚,一種魚類。
  • 新醅(xīn pēi):新釀的酒。
  • 團圞(tuán luán):團聚。
  • 妻孥(qī nú):妻子和兒女。
  • 不簪亦不鞋(bù zān yì bù xié):不戴發簪也不穿鞋,形容隨意自在的生活狀態。
  • 蔌蔌(sù sù):形容風吹蘆葉的聲音。
  • 不乖(bù guāi):不違背,不偏離。

繙譯

谿橋轉彎処,山逕蜿蜒,湖水碧綠如苔。漁舟停泊在柳廕下,漁夫一擧網,捕獲了四腮鱸魚。樵夫的柴還未送到,新釀的酒已經開啓。家人團聚,妻子兒女圍繞,不戴發簪也不穿鞋,自在舒適。想要邀請採菱的人,西風吹動船衹,他們廻來了。蘆葉沙沙作響,月亮陞起,潮水正湧來。波濤雖洶湧,但夢境卻安穩不偏離。曾遇到楚國的大夫,他的話語讓我感到傷感。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甯靜的漁村生活畫麪,通過細膩的自然景物描寫和人物活動的刻畫,展現了漁夫一家簡樸而和諧的生活。詩中“湖水碧於苔”、“漁舟柳隂下”等句,以清新的筆觸勾勒出湖光山色的美景。後文通過“團圞坐妻孥,不簪亦不鞋”等句,傳達出家人團聚的溫馨與自在。結尾処提及楚大夫,爲詩增添了一抹歷史的沉思與感慨,使得整首詩在平和中透露出深沉的情感。

張元凱

明蘇州吳縣人,字左虞。少習《毛詩》。以世職爲蘇州衛指揮,督運漕糧北上,有功不得敘,自免歸。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談天下事,慷慨風發。工詩,有《伐檀齋集》。 ► 9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