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興潘中丞上蔡張參伯小集草堂漫成長句
杏花開滿夫差城,城頭初月纖纖明。
春風幸不棄巖穴,蓬蒿亦自來簪纓。
謝公暫著東山屐,步兵本是江東客。
一斛葡萄鬢未星,千里蓴羹盌浮碧。
蕭蕭瑟瑟無歌鐘,清音忽起庭下鬆。
楚雲生棟帷菡萏,吳山供客餐芙蓉。
白駒空谷誰繼響,鳴鶴九皋聲朗朗。
風標不似世中人,霞舉猶爲天際想。
知君自是夔龍賓,何事江湖欲問津。
爲霖爲雨若有待,一丘一壑非其倫。
愧我青袍久零落,草堂燈火同驩謔。
別去依然三徑荒,不堪罝兔堪羅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夫差城:指春鞦時期吳國都城,今江囌囌州。
- 簪纓:古代官吏的冠飾,比喻顯貴。
- 謝公:指謝安,東晉政治家,曾隱居東山,後複出。
- 東山屐:謝安隱居東山時所穿的木屐。
- 步兵:指阮籍,三國時期魏國文學家,曾任步兵校尉。
- 江東客:阮籍是陳畱尉氏(今屬河南)人,故稱江東客。
- 一斛葡萄:形容美酒。
- 鬢未星:指頭發尚未斑白,比喻年輕。
- 千裡蒓羹:指千裡之外的蒓菜羹,比喻思鄕之情。
- 盌浮碧:形容蒓羹的顔色碧綠。
- 蕭蕭瑟瑟:形容風聲。
- 無歌鍾:沒有歌聲和鍾聲,形容環境清幽。
- 楚雲生棟:形容房屋高聳入雲。
- 帷菡萏:指荷花。
- 吳山供客:指用吳地的山珍招待客人。
- 餐芙蓉:指食用荷花。
- 白駒空穀:比喻賢人隱居。
- 鳴鶴九臯:比喻賢人聲名遠敭。
- 風標:風度,風採。
- 夔龍:古代傳說中的神獸,比喻賢人。
- 問津:詢問渡口,比喻尋求出路。
- 爲霖爲雨:比喻賢人出仕,能夠造福百姓。
- 一丘一壑:比喻隱居生活。
- 青袍久零落:指官職低微,久未陞遷。
- 三逕荒:指隱居之地荒涼。
- 罝兔堪羅雀:比喻生活貧睏,衹能捕兔羅雀爲食。
繙譯
杏花盛開在夫差城,城頭初月細長明亮。 春風幸好不遺棄山洞,野草也自然來顯貴。 謝公暫時穿上東山屐,步兵本是江東客。 一盃美酒頭發未白,千裡外的蒓菜羹碧綠。 風聲瑟瑟無歌聲鍾聲,清音突然從庭下松樹響起。 楚雲生在棟梁上,荷花圍繞,吳山招待客人食用荷花。 白駒在空穀中繼續響,鳴鶴在九臯聲朗朗。 風度不像世間人,霞擧仍爲天際想。 知君自是夔龍賓,何事江湖欲問津。 爲霖爲雨若有待,一丘一壑非其倫。 愧我青袍久零落,草堂燈火同歡謔。 別去依然三逕荒,不堪捕兔羅雀。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夜夫差城的景象,通過杏花、初月、春風等自然元素,營造出一種清新脫俗的氛圍。詩中運用了謝公、步兵等歷史人物的典故,以及白駒空穀、鳴鶴九臯等意象,表達了對隱居生活的曏往和對賢人出仕的期待。同時,也透露出詩人對自己官職低微、生活貧睏的無奈和自嘲。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造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