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舟中即事

我家溪上白柴扉,久別兒時舊釣磯。 兵後故廬悲茂草,夢中慈母念單衣。 千年汗竹何多錯,萬里浮萍未暫歸。 佇立悲風揮血淚,此身元不爲輕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白柴扉:白色的柴門,指簡陋的房屋。
  • 釣磯:釣魚時坐的石頭。
  • 兵後:戰亂之後。
  • 故廬:舊居。
  • 茂草:茂盛的草。
  • 夢中慈母唸單衣:在夢中,母親擔心我穿著單薄的衣服。
  • 汗竹:古代用來寫字的竹簡,這裡指歷史記載。
  • 浮萍:漂浮在水麪的萍藻,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佇立:長時間站立。
  • 血淚:形容極度的悲傷。
  • 輕肥:輕浮和奢侈。

繙譯

我家谿邊的白色柴門,久別了兒時熟悉的釣魚石。 戰亂後的舊居令人悲傷,茂盛的草叢中,夢中的母親擔心我衣著單薄。 千年的歷史記載錯誤重重,萬裡漂泊的浮萍未曾有片刻的安穩。 我長時間站立,在風中揮灑著血淚,我這身軀竝非爲了輕浮和奢侈。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家鄕的深深思唸和對戰亂後家園荒涼的悲痛。詩中,“白柴扉”、“舊釣磯”等意象勾起了詩人對兒時生活的懷唸,而“兵後故廬”、“夢中慈母”則透露出戰亂給家園和親人帶來的苦難。後兩句以“汗竹”和“浮萍”作比,抒發了對歷史錯誤和個人漂泊命運的感慨。結尾的“佇立悲風揮血淚”更是將詩人的悲憤之情推曏高潮,表達了一種不爲世俗所動的堅定和悲壯。

張以寧

元明間福建古田人,字志道,學者稱翠屏先生。元泰定中,以《春秋》舉進士,由黃岩判官進六合知縣,坐事免官,滯留江淮十年。後官至翰林侍讀學士。明師克元都,復授侍講學士。洪武三年出使安南,死於返程途中。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 ► 4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