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江仲暹聽鶴亭

仙鶴在人世,長鳴思遠空。 有人秋水上,倚杖月明中。 玉樹三更露,銀河萬里風。 徘徊意無極,遲爾出樊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xiān):人名,江仲暹。
  • 樊籠:比喻束縛、限制人的事物或環境。

翻譯

仙鶴在人間,常常仰頭長鳴,思念着遙遠的藍天。 有人在秋水之畔,倚着柺杖,在月光下靜靜站立。 夜深人靜時,露水滴落在玉樹之上,銀河間吹來萬里長風。 仙鶴徘徊不去,似乎有着無盡的思緒,我等待着你,願你能早日擺脫束縛,自由飛翔。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仙鶴在人間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自由與遠方的嚮往。詩中「仙鶴在人世,長鳴思遠空」展現了仙鶴對天空的渴望,而「有人秋水上,倚杖月明中」則勾勒出一幅靜謐的夜景,增強了詩的意境美。後兩句「玉樹三更露,銀河萬里風」以景寓情,暗示了仙鶴內心的不平靜。結尾「徘徊意無極,遲爾出樊籠」直接抒發了詩人希望仙鶴能擺脫束縛,追求自由的願望,同時也反映了詩人自身對自由生活的渴望。

張以寧

元明間福建古田人,字志道,學者稱翠屏先生。元泰定中,以《春秋》舉進士,由黃岩判官進六合知縣,坐事免官,滯留江淮十年。後官至翰林侍讀學士。明師克元都,復授侍講學士。洪武三年出使安南,死於返程途中。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 ► 4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