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鼕鼕(dōng dōng):象聲詞,形容鼓聲。
- 浸碧:形容日光映照在水面上,使水色顯得碧綠深沉。
- 酣壽酒:暢飲祝壽的酒。
- 儒冠:儒者的帽子,代指儒者或讀書人。
- 蓬飄: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彩舞:五彩的舞蹈,這裏指慶祝活動中的舞蹈。
- 濃景:美好的景色。
- 東籬:東邊的籬笆,常用來指代田園或隱居之地。
- 綻有:開放着。
翻譯
鼓聲咚咚,響徹西塘的柳岸, 清晨的陽光照耀着寒碧的水面。 紅光滿面的長者暢飲着壽宴的美酒, 白髮蒼蒼的我,自愧身爲老儒生。 漂泊的生活常使人感到沉滯與遺憾, 五彩的舞蹈卻總能帶來共同的歡樂。 這美好的秋景應當細細品味, 東邊的籬笆旁,菊花正盛開,等待觀賞。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西塘的秋日景象,表達了對岳丈壽辰的祝福及自身的感慨。詩中「鼕鼕鼓響」與「曉日光天浸碧寒」共同營造了一種莊重而寧靜的氛圍,而「紅臉上公酣壽酒」則生動地描繪了壽宴的熱鬧場景。後句「白頭慚我老儒冠」則流露出詩人對自身境遇的感慨。結尾的「東籬綻有菊花看」不僅點明瞭時節,也寄寓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