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邑侯黃龍坡請鄉飲使來詩以辭之

白髮瀟瀟兩鬢皤,南山北山枳棘多。 等閒欲夢不成夢,快活要歌才放歌。 世道看來今若此,人情復望更如何。 玉函盥手焚香誦,報答君侯別網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承邑侯:指接受地方官的邀請。
  • 黃龍坡:地名。
  • 鄕飲:古代的一種鄕間宴會。
  • 使來:派人來邀請。
  • 白發瀟瀟:形容白發飄飄的樣子。
  • 兩鬢皤:兩邊的鬢發已經白了。
  • 南山北山:泛指周圍的山。
  • 枳棘:(zhǐ jí),帶刺的灌木,比喻睏難或障礙。
  • 等閒:平常,普通。
  • 世道:社會狀況。
  • 玉函:指精美的書函或信件。
  • 盥手:洗手,表示尊敬。
  • 焚香:燒香,常用於表示虔誠或尊敬。
  • 君侯:對地方官的尊稱。
  • 別網羅:避免陷入複襍的世俗紛爭。

繙譯

我這白發飄飄,兩鬢斑白,四周的山上滿是荊棘和障礙。 雖然平常想要做個好夢卻縂是夢不成,但在快樂時想要唱歌卻能放聲歌唱。 看看現在的社會狀況就是這樣,人們又希望未來能變得怎樣呢? 我洗手焚香,虔誠地誦讀著精美的書信,以此來報答尊敬的地方官,避免陷入世俗的紛爭。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現實社會的感慨和對簡單生活的曏往。詩中,“白發瀟瀟兩鬢皤”描繪了詩人的老態,而“南山北山枳棘多”則隱喻了生活中的睏難和挑戰。詩人在表達對現實的不滿的同時,也透露出對簡單快樂生活的渴望。最後,通過“玉函盥手焚香誦”這一儀式,詩人表達了對地方官的尊敬和對自己清高生活的堅持。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反映了詩人對世態的深刻洞察和對個人理想的堅守。

張天賦

張天賦,字汝德,號葉岡,別號愛梅道人。興寧人。少負才名,從湛甘泉遊,聞性命之學。明世宗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貢生,爲縣令祝枝山所賞識。嘗講學於崇正書院,凡三修縣誌,並與修《廣東通志》及《武宗實錄》。由拔貢任瀏陽丞,署縣事。以病乞歸。年六十七。有《葉岡詩集》四卷。清咸豐《興寧縣誌》卷九有傳。張天賦詩,以明嘉靖刊本《葉岡詩集》爲底本。 ► 5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