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謝芝玉轉餉北上

謝侯年來半白頭,何爲又作燕京遊。張生久乏資身策,厭向人間送行客。 冰滿關河雪滿山,持觴欲飲風吹寒。貂裘攬挈慘無語,嘆息離人行路難。 年光寂寂流如電,愈見江河成世變。君在行間三十年,由來吾輩人人賤。 丈夫所志在雄飛,安能雌伏情依依。周王大發鉅橋粟,伯夷甘守空山薇。 人各自有志,士也難再辱。縱謂時乎肯復來,安能長受人羈束。 南山之趾北山頭,白雲片片還相留。即看明世無真隱,何事秦時有故侯。 願君不負青山約,且執牙籌算行橐。黃金留作買山資,莫向長安乞官爵。 吾先躡屩深山中,君歸定訪山人蹤。看君白髮增幾許,撫掌大笑滄溟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xiǎng):軍糧,這裏指軍隊的供給。
  • 燕京:即北京。
  • 資身策:謀生的策略。
  • 攬挈(lǎn qiè):收拾,整理。
  • 鉅橋:古代橋樑名,這裏指周武王發放糧食的地方。
  • 伯夷:古代著名隱士,因不願食周粟而餓死。
  • 雌伏:比喻屈服,不進取。
  • 周王:指周武王。
  • 鉅橋粟:周武王在鉅橋發放的糧食。
  • 伯夷甘守空山薇:伯夷寧願守在空山中吃薇草,也不願屈服於周朝。
  • 羈束:束縛,限制。
  • 躡屩(niè juē):穿着草鞋,指隱居生活。

翻譯

謝侯近年來頭髮已半白,爲何又要去北京遊歷。張生久無謀生之策,厭倦了向人間送別行客。 冰封的關河雪滿山,舉杯欲飲卻風吹寒。整理貂裘,心情沉重無言,嘆息離別之人的行路難。 年光如電流逝,江河日下,世事變遷。你在軍中已有三十年,我們這等人向來被視爲輕賤。 大丈夫志在雄飛,怎能屈服於依依之情。周武王大發鉅橋之糧,伯夷寧願守在空山中吃薇草。 人各有志,士人難以再次受辱。即使時運再來,怎能長久受人束縛。 南山之腳北山之巔,白雲片片依舊相留。看來明世並無真正的隱士,何必像秦時那樣有故侯。 願君不負青山之約,暫且執掌牙籌計算行囊。黃金留作買山之資,不要向長安乞求官爵。 我先穿上草鞋隱居深山,君歸後定會尋訪山人蹤跡。看你白髮又增幾許,撫掌大笑滄海空闊。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北上之行的感慨和對隱居生活的嚮往。詩中,詩人通過對謝侯北上的描述,抒發了對世事變遷的無奈和對友人命運的關切。同時,詩人借伯夷的典故,表達了自己不願屈服於世俗的志向,以及對自由隱居生活的渴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潔的情操和堅定的志向。

張元凱

明蘇州吳縣人,字左虞。少習《毛詩》。以世職爲蘇州衛指揮,督運漕糧北上,有功不得敘,自免歸。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談天下事,慷慨風發。工詩,有《伐檀齋集》。 ► 9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