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都護遊山歌

謝家雅有東山興,朅來許我才情勝。 少年有事弋與漁,垂老無心負且乘。 春風滿地吹接䍦,青山綠酒堪忘飢。 雙艇移來疾於騎,五湖便是高陽池。 林中排調日酣暢,三春共蠟屐幾兩。 自是狂奴去復來,至今癡叔猶無恙。 吳王臺館久棘荊,山丘尚被吳王名。 雲興雨散竟何託,雄飛雌伏徒營營。 君能於此了無累,黃公壚下頹然醉。 邇來喜怒誰得知,褰帷且問如花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朅來:qie lai,意爲“近來”或“剛才”。
  • 弋與漁:指打獵和捕魚,這裡泛指年輕時的娛樂活動。
  • 負且乘:指背負重物和乘車,這裡指老年時的勞作和出行。
  • 接䍦:jie li,古代的一種頭巾。
  • 五湖:指太湖及其周邊的湖泊,這裡泛指廣濶的水域。
  • 高陽池:指高雅的遊樂場所。
  • 排調:指安排和調配。
  • 蠟屐:la ji,塗蠟的木屐,這裡指遊玩時所穿的鞋子。
  • 狂奴:指放蕩不羈的人。
  • 癡叔:指愚鈍的叔父,這裡可能指作者自己或某位親慼。
  • 吳王台館:指吳王夫差的宮殿和園林。
  • 棘荊:指荊棘叢生,形容荒廢。
  • 雲興雨散:比喻事物的興衰變化無常。
  • 雄飛雌伏:比喻事物的興衰交替。
  • 營營:指忙碌而無所成。
  • 黃公罏:指黃公酒罏,古代著名的酒肆。
  • 邇來:指近來。
  • 褰帷:qian wei,指撩起帷幕。
  • 如花妓:指美麗的妓女。

繙譯

謝家的雅興在東山,近來許我以才情勝過。 年輕時喜歡打獵和捕魚,年老時無意背負重物和乘車。 春風滿地吹拂著頭巾,青山綠酒足以忘卻飢餓。 雙艇移動迅速如騎,五湖便是高雅的遊樂場所。 林中安排調配日日酣暢,整個春天共穿幾雙蠟屐。 自是放蕩不羈的人去而複來,至今愚鈍的叔父依然無恙。 吳王的台館早已荒廢,山丘仍被吳王之名所覆蓋。 雲起雨落究竟寄托何方,雄起雌伏衹是徒勞忙碌。 君能在此毫無牽掛,黃公酒罏下醉得頹然。 近來喜怒誰人知曉,撩起帷幕且問如花妓女。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與謝家子弟共遊東山的情景,通過對年輕時與老年時生活態度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自由放蕩生活的曏往和對世事無常的感慨。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如“春風滿地吹接䍦”、“五湖便是高陽池”,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熱愛和對生活的享受。同時,通過對吳王台館的荒廢和雲雨無常的描寫,抒發了對歷史變遷和人生無常的深刻感悟。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的才情與情懷。

張元凱

明蘇州吳縣人,字左虞。少習《毛詩》。以世職爲蘇州衛指揮,督運漕糧北上,有功不得敘,自免歸。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談天下事,慷慨風發。工詩,有《伐檀齋集》。 ► 9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