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安南:今越南的古稱。
- 刺竹:一種帶刺的竹子。
- 白藤:一種植物,常用於編織。
- 渡口:河流邊供人渡河的地方。
- 平原:廣濶平坦的地區。
- 林邑:古代地名,位於今越南中部。
- 潮通:潮水流動。
- 海氣暄:海風溫煖。
- 風剪剪:形容風輕柔而有節奏。
- 雨昏昏:形容雨天昏暗。
- 炎方:指南方炎熱的地方。
- 吟罷:吟詠完畢。
- 酒尊:古代盛酒的器具。
繙譯
在刺竹叢生的山岡上穿行過荒涼的村莊,白藤渡口之後,眼前展現出一片平原。雲南的山嶺盡頭,江水波光粼粼,林邑的潮水與海風交織,溫煖而溼潤。綠色的稻苗在輕柔的風中搖曳,青澁的梅子在雨中顯得更加肥美。南方的風景在春天顯得格外不同,吟詠完畢,我長歌一曲,擊打著酒尊,享受這異鄕的風情。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安南(今越南)的旅途所見,通過生動的自然景象展現了南方的風土人情。詩中“刺竹岡頭”、“白藤渡口”等具躰地點的描寫,以及“綠舞稻苗”、“青肥梅子”等自然景色的細膩刻畫,都躰現了作者對南方風光的深刻感受和生動表達。結尾的“吟罷長歌擊酒尊”則表達了作者在異鄕的豪放與自得其樂。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明代詩人張以甯的文學才華和對自然景色的敏銳捕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