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增二首

鄛人七十漫多奇,爲漢驅民了不知。 誰合軍中稱亞父,直須推讓外黃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鄛(cháo):古地名,在今安徽巢湖市東北。
  • :此處表示無端、枉然。
  • 亞父:范增的尊稱。

翻譯

鄛地那個七十歲的人徒然有很多奇特之處,爲了漢王驅趕百姓卻渾然不知。誰在軍中被稱作亞父呢,只能推讓給外黃那個小兒。

賞析

這首詩對范增進行了評議。首句指出范增雖有一定能力,但有些行爲徒然無益。次句表明作者認爲范增爲劉邦做事卻不知其本質目的。後兩句暗指范增雖然被尊爲亞父,然而真正厲害的可能是類似外黃兒那樣的人物。這首詩反映了王安石對歷史人物和事件的獨特思考和見解,以簡潔的語言評判了范增在楚漢相爭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力度。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諡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北宋撫州臨川人(今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學者、詩人、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黨領袖。歐陽修稱讚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1835篇诗文